[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综合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4267.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9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板 隧道 伺服电机 大直径盾构 综合管廊 轨道 管廊 维修 长度方向设置 构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地下建筑 轨道移动 滑动设置 上方开口 维修管道 阻止移动 防脱件 内顶壁 疲劳感 驱动件 掉落 滑动 步行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综合管廊,属于城市地下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的内顶壁上且沿着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轨道上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下方吊设有上方开口且供维修人员乘坐的箱体,移动板上设置有阻止移动块从轨道上掉落的防脱件,移动板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设置驱动移动板沿着轨道移动的驱动件。伺服电机以及移动板的设置使得维修人员在管廊内需要维修管道时,不需要在管廊内徒步行走,只需要坐在坐凳上即可,使得维修人员不易产生疲劳感;并且移动板滑动速度相对于步行速度要快,从而达到节省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盾构技术在地下通道工程中广泛使用,使得管廊的空间利用率更大。然而,有些时候由于一些不可抗拒力,综合管廊内的管道会出现一定的损坏,这时便需要维修工人进入管廊对管道进行抢修。有时管道损坏处离管廊的入口处较远,维修工人需要徒步行走,这样不仅会使得维修工人产生疲劳感,且如果管道损坏严重,徒步行走到损坏处十分浪费时间,严重时管道未及时维修可能会加重损坏情况,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综合管廊,具有不易使维修工人产生疲劳感且节省时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综合管廊,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内顶壁上且沿着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方吊设有上方开口且供维修人员乘坐的箱体,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阻止移动块从轨道上掉落的防脱件,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设置驱动移动板沿着轨道移动的驱动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管道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先站在箱体内,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开始转动,此时驱动件开始带动移动板在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与移动板连接的箱体也开始移动,防脱件的设置使得移动板不易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从轨道上掉落;当滑动到管道损坏处时,关闭伺服电机,移动板停下,此时维修人员便能够进行维修。这样设置之后使得维修人员在管廊内需要维修管道时,不需要在管廊内徒步行走,只需要站在箱体内即可,使得维修人员不易产生疲劳感;并且移动板滑动速度相对于步行速度要快,从而达到节省时间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防脱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板两侧的贴合板以及设置在贴合板上的燕尾块,所述轨道两侧壁上且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燕尾块滑动的燕尾槽,所述燕尾块上设置有滑动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贴合板与轨道贴合后,燕尾块就会处在燕尾槽内,使得在竖直方向移动板被燕尾块卡住,从而不易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从轨道上落下,并且设置的滑动件能够使得燕尾块能够更顺畅地在燕尾槽内滑动。
进一步,所述滑动件包括设置在燕尾块上的滚珠,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贴合的壁面上且沿着燕尾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所述滚珠。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燕尾块上设置滚珠后,使得燕尾块在燕尾槽内的滑动变为滚动,使得摩擦力更小,更易滑动,并且在燕尾块的每个壁面上都设置滚珠,让燕尾块与燕尾槽接触的面均为滚动,从而达到使得燕尾块顺畅在燕尾槽内滑动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轨道上正对箱体侧且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沿着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位于凹槽内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4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