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香椿捻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6127.8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5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底壳 底壳 本实用新型 合拢 前端设置 香椿 空腔 揉捻 外表面中心 避免污染 窗口位置 铰链铰接 前后方向 生产效率 位置相对 作业环境 连接座 上壳体 下壳体 振动器 扣件 扣座 销孔 整洁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香椿捻揉器,包括形状相同的上底壳和下底壳,上底壳和下底壳的后端边沿通过铰链铰接,上底壳和下底壳合拢形成内部捻揉空腔,上底壳和下底壳的右端各形成一个位置相对的右窗口,上底壳和下底壳的右窗口位置沿前后方向贯穿形成销孔,上底壳的前端设置有扣件,与之对应地,下底壳的前端设置有扣座,下底壳的外表面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振动器连接的连接座。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合拢形成一个整体,在内部形成的揉捻空腔内对香椿芽进行揉捻,效果良好,生产效率高,还可以使得作业环境保持整洁,避免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椿捻揉器。
背景技术
香椿作为国内广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植物,原为野生树木,春天发出的嫩芽被部分地区的人们作为食材使用,美味可口,同时也因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更加增添了人们的接受度。基于需求市场,部分地区开始人工种植驯养香椿,并将其作为多种食品和调味料的佐料。
香椿的采摘主要是采摘其嫩芽,因为嫩芽具有一定的时令性,可采摘的时间段很短,然后以其作为产业化的食品和调味料佐料则需要相对更加长的时间,以供生产。因此难免会采用部分较老的香椿芽。现代农业公司在生产加工时均是开发相应的机械设备,以及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香椿在切碎获得汁液之前需要先捻揉,尤其是老叶,以柔化其组织,便于后续的加工,满足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椿捻揉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香椿捻揉器,包括形状相同的上底壳和下底壳,所述上底壳和下底壳的后端边沿通过铰链铰接,所述上底壳和下底壳合拢形成内部捻揉空腔,所述上底壳和下底壳的前端各形成一个位置相对的前窗口,所述上底壳和下底壳的左端各形成一个位置相对的左窗口,所述上底壳和下底壳的右端各形成一个位置相对的右窗口,所述上底壳和下底壳的右窗口位置沿前后方向贯穿形成销孔,所述上底壳的前端设置有扣件,与之对应地,所述下底壳的前端设置有扣座,所述下底壳的外表面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振动器连接的连接座。
进一步,所述扣件的数量为两个,对应地,所述扣座的数量也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前窗口、左窗口和右窗口均呈半圆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合拢形成一个整体,在内部形成的揉捻空腔内对香椿芽进行揉捻,效果良好,生产效率高,还可以使得作业环境保持整洁,避免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底壳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香椿捻揉器,具有形状相同的上底壳1和下底壳2,上底壳1和下底壳2的后端边沿通过铰链铰接,上底壳1和下底壳2合拢形成内部捻揉空腔,上底壳1和下底壳2的前端各形成一个位置相对的前窗口3,上底壳1和下底壳2的左端各形成一个位置相对的左窗口4,上底壳1和下底壳2的右端各形成一个位置相对的右窗口5,上底壳1和下底壳2的右窗口5位置沿前后方向贯穿形成销孔6,上底壳1的前端设置有扣件7,与之对应地,下底壳2的前端设置有扣座8,下底壳2的外表面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振动器连接的连接座9。扣件7的数量为两个,对应地,扣座8的数量也为两个。前窗口3、左窗口4和右窗口5均呈半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6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