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7158.5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平;郭泽;李治;田野;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哲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A61F2/44;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笼 椎弓根钉 新型颈椎 垫片 锁定 颈椎生理曲度 本实用新型 术后并发症 椎弓根螺钉 拼接组装 椎体螺钉 内固定 内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包括有钛笼本体,所述钛笼本体上带有椎弓根钉孔,所述椎弓根钉孔内旋入固定有椎弓根螺钉,所述钛笼本体上下侧设有带有角度的垫片,带有角度的所述垫片通过拼接组装于钛笼本体上形成一体,所述带有角度的垫片上开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内固定有椎体螺钉;该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可以达到增强钛笼稳定性、避免术后并发症和符合颈椎生理曲度需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常用钛板螺钉结合钛笼内固定来重建颈椎稳定性,前路钛板螺钉主要起固定作用,而钛笼主要起支撑作用,但存在以下缺点:1.钛笼本身缺乏稳定性机制,钛笼下沉、钛板螺钉移位等内固定失效屡见不鲜。2.前路钛笼支撑后与颈椎曲度不相符,后凸矫形效果差。3.因钛板螺钉对颈前组织如食管气管有刺激,伴有吞咽困难或术后异物感等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以达到增强钛笼稳定性、避免术后并发症和符合颈椎生理曲度需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包括有钛笼本体,所述钛笼本体上带有椎弓根钉孔,所述椎弓根钉孔内旋入固定有椎弓根螺钉,所述钛笼本体上下侧设有带有角度的垫片,带有角度的所述垫片通过拼接组装于钛笼本体上形成一体,所述带有角度的垫片上开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内固定有椎体螺钉。
作为优选,带有角度的所述垫片的本体部具有倾斜角度3°、且表面带有突起锯齿,所述垫片的本体部还包括一倾斜突齿,所述倾斜突齿的倾斜角度为45°,椎体螺钉方向与水平呈25°角。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孔位于倾斜突齿上。
作为优选,所述椎弓根螺钉采用逆行置入于椎弓根钉孔中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椎弓根钉孔位于钛笼本体的靠后外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椎弓根螺钉为空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增加钛笼稳定性。在钛笼上加用椎弓根螺钉给予固定,大大增强钛笼稳定性;2.在钛笼上下整合减压阶段上下椎体螺钉固定,省去钛板,减小内固定体积,减小内固定切记,减少前方组织刺激,避免术后并发症;3.在上下钛笼两端增加带角度垫片,减少钛笼与椎体终板间应力,增加接触面积的同时可以矫正颈椎曲度,符合颈椎生理曲度需求。全新的椎弓根钉钛笼系统设计,增加颈椎前路内固定的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钛笼下沉、移位,避免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的侧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的椎弓根钉孔横断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的带角度的垫片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钛笼的带角度的垫片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哲平,未经张哲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7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尺骨近端钩型锁定加压接骨板
- 下一篇:一种骨科用螺钉内固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