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1465.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姜新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新权 |
主分类号: | F16F9/16 | 分类号: | F16F9/16;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单独调节 储油缸 氮气罐 本实用新型 出油孔 压缩缸 散热 车辆行驶过程 震动 活塞 减震技术 散热效果 使用寿命 阻尼设计 活塞杆 内腔中 散热片 油封座 输油管 侧壁 减小 衰减 油道 油路 油腔 油液 路况 颠簸 灵活 吸收 汽车 | ||
1.一种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包括储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缸(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缸(2),底部固定安装有油封座(3),储油缸(1)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杆(4)以及活塞;压缩缸(2)的侧壁上设有三个出油孔,三个出油孔分别通过输油管连接有三个氮气罐;其中:
所述压缩缸(2)的内腔中安装有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内腔底部设有下压缩缓冲撞击活塞(22),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的内腔形成压缩油腔(23);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与压缩缸(2)的侧壁之间形成主体阻尼油道(24),主体阻尼油道(24)对应的压缩缸(2)的侧壁上设有主体阻尼出油孔(25),主体阻尼出油孔(25)通过输油管连接主体阻尼氮气罐(5);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与压缩缸(2)的顶壁之间形成压缩阻尼油道(26),压缩阻尼油道(26)对应的压缩缸(2)的侧壁上设有压缩阻尼出油孔(27),压缩阻尼出油孔(27)通过输油管连接压缩阻尼氮气罐(6);所述压缩缸(2)的侧壁底部设有回弹阻尼出油孔(29),回弹阻尼出油孔(29)通过输油管连接回弹阻尼氮气罐(7);
所述储油缸(1)由两个相互套接的内缸体(11)和外缸体(12)组成,内缸体(11)顶端套设在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的底部,外缸体(12)与压缩缸(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内缸体(11)的内腔形成油腔,内缸体(11)与外缸体(12)之间形成回弹阻尼油道(13);所述内缸体(11)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杆(4),活塞杆(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活塞限位块(41)与主活塞支撑杆(42),主活塞支撑杆(42)上套设有主活塞(43),主活塞(43)上设有若干过油通孔(44),主活塞支撑杆(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撞击头(45);所述活塞杆(4)的下部设有回弹阻尼活塞(46),回弹阻尼活塞(46)将油腔分为上部的主油腔(47)与下部的回弹油腔(48);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连通主体阻尼油道(24)与主油腔(47)的主体阻尼油道通孔(28);
所述油封座(3)设置在储油缸(1)底部,与外缸体(12)螺纹连接;所述油封座(3)顶面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回弹油腔(48)与回弹阻尼油道(13)的过油槽(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缸(2)内侧壁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凸台;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呈工字形,底端上部设有定位环(211);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安装在压缩缸(2)内腔中后,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的顶端与定位环(211)分别卡接在凸台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缸(2)与三个氮气罐之间的输油管的末端分别设有调整钮(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阻尼氮气罐(5)的上部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片(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的顶部周身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缩缓冲撞击活塞(22)呈陀螺形,上部的圆柱体周身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底部锥体的底面呈圆弧形;所述下压缩缓冲撞击活塞(22)放置在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内腔中后,下压缩缓冲撞击活塞(22)的底部穿过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底部的内径孔至主油腔(47)内、撞击头(45)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座(3)顶面上设有四个过油槽(31);油封座(3)固定安装在储油缸(1)底部后,过油槽(31)连通回弹油腔(48)与回弹阻尼油道(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缸(2)的顶部固设有上吊环(9);所述活塞杆(4)的底端固设有下吊环(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新权,未经姜新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14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