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1695.2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夏道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牡东通讯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5 | 分类号: | G02B6/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光缆 工作台 高效切割装置 表面开设 固定滑轨 固定槽 缓冲杆 活动块 切刀槽 切割台 支撑脚 切割 本实用新型 表面滑动 弹簧卡盘 固定通讯 定位槽 内壁套 清泥板 限位桩 内壁 位孔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靠近左侧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滑轨,所述固定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清泥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桩,所述限位桩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台,所述切割台的表面开设有定位槽与切刀槽,所述切刀槽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卡盘。该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可清除通讯光缆表面的泥垢并固定通讯光缆,使得通讯光缆在切割时不会产生弯曲的现象,进而有利于对通讯光缆的切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光缆切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光缆是由若干根(芯)光纤(一般从几芯到几千芯)构成的缆心和外护层所组成。光纤与传统的对称铜回路及同轴铜回路相比较,其传输容量大得多;衰耗少;传输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成本低,是当前最有前景的通信传输媒体,通讯光缆在安装过程时,需要的切割从而达到所需要的电缆长度,目前市场上的通讯光缆切割装置大部分都是用夹钳进行切割,夹钳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会出现通讯光缆移动和通讯光缆切割时受力会弯曲的现象发生,导致切割通讯光缆的效率低,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靠近左侧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滑轨,所述固定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清泥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桩,所述限位桩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台,所述切割台的表面开设有定位槽与切刀槽,所述切刀槽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卡盘,所述弹簧卡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切割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表面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活塞的正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刀片。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滑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清泥板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固定孔的直径比为1:0.9:0.8:0.7:0.6。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与切刀槽形成度夹角,且切刀槽与固定刀片相适配,所述固定刀片的材质为碳素钢。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与切刀槽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且缓冲弹簧的内圈与缓冲杆的表面套接,所述弹簧卡盘的顶端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液压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液压油缸以切割台的竖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切割台的表面,且两个液压油缸之间的距离与切刀槽的长度比值为0.85:1。
优选的,所述清泥板、限位桩与切割台的竖直中线相重合,且清泥板、限位桩与切割台从左到右依次分布在工作台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通过固定滑轨,使得清泥板可以移动,进而固定孔与限位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通讯光缆在切割时不会产生弯曲的现象,进而有利于对通讯光缆的切割,通过设置的清泥板,并在固定孔的作用下,清除通讯光缆表面的泥垢与固定通讯光缆,进而有利于该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的使用。
2.该通讯光缆的高效切割装置,通过设置的液压油缸,使得活塞可以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固定刀片上下移动,对通讯光缆进行切割处理,通过设置的缓冲弹簧,固定刀片向下移动的时,连接块与弹簧卡盘接触后,产生张力对固定刀片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固定刀片不接触切刀槽的底部,进而保护固定刀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牡东通讯光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牡东通讯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1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