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1853.4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8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鲁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至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0 | 分类号: | H02K1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弹簧 端盖 负极接线座 绝缘电阻 本实用新型 充分接触 电机壳体 电性相连 静电释放 电机壳 体内部 底端 电机 高压静电 底面 顶面 卡接 电路 增设 释放 传递 积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端盖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负极接线座,所述电机壳体顶部卡接有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内部且位于端盖和电路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端盖的底面充分接触,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电路板的顶面充分接触,所述弹簧的底端通过绝缘电阻与负极接线座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路板和端盖之间增设弹簧,并将弹簧靠近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绝缘电阻与电路板的负极接线座电性相连,使得端盖积累的高压静电通过弹簧、绝缘电阻传递到负极接线座,得以释放,大大保护了电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封无刷直流电机外壳采用绝缘材料,端盖为铜制品,无专用接地措施,容易因静电积累在电机端盖上而无法有效释放,导致高压静电击穿内置在电机内的电子器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通过在电路板和端盖之间增设弹簧,并将弹簧靠近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绝缘电阻与电路板的负极接线座电性相连,使得端盖积累的高压静电通过弹簧、绝缘电阻传递到负极接线座,得以释放,大大保护了电路的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端盖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负极接线座,所述电机壳体顶部卡接有端盖,所述电机壳体内部且位于端盖和电路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端盖的底面充分接触,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电路板的顶面充分接触,所述弹簧的底端通过绝缘电阻与负极接线座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和端盖均采用铜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电阻的电阻值为0.5兆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电路板和端盖之间增设弹簧,并将弹簧靠近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绝缘电阻与电路板的负极接线座电性相连,使得端盖积累的高压静电通过弹簧、绝缘电阻传递到负极接线座,得以释放,大大保护了电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簧;2、绝缘电阻;3、负极接线座;4、端盖;5、电机壳体;6、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端盖4和电机壳体5,所述电机壳体5内部设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设有负极接线座3,所述电机壳体5顶部卡接有端盖4,所述电机壳体5内部且位于端盖4和电路板6之间设有弹簧1,所述弹簧1的顶端与端盖4的底面充分接触,所述弹簧1的底端与电路板6的顶面充分接触,所述弹簧1的底端通过绝缘电阻2与负极接线座3电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静电释放结构,通过在电路板6和端盖4之间增设弹簧1,并将弹簧1靠近电路板6的一端通过绝缘电阻2与电路板6的负极接线座3电性相连,使得端盖4积累的高压静电通过弹簧1、绝缘电阻2传递到负极接线座3,得以释放,大大保护了电路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弹簧1和端盖4均采用铜材制成。
其中,所述电机壳体5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绝缘电阻2的电阻值为0.5兆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至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至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1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电磁骚扰优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控制一体化的电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