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钮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3050.2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2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千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1/12 | 分类号: | G05G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钮 内件 壳体 滚珠 旋钮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凸出 外件 壳体接触 壳体转动 电位器 贴合面 底面 晃动 顺滑 贴合 转动 装配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钮固定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旋钮内件、设置在所述旋钮内件的表面且与所述旋钮内件固定连接的旋钮外件、以及镶嵌在所述旋钮内件与所述旋钮外件之间的滚珠;所述旋钮内件与PCB板上的电位器固定连接,所述滚珠凸出所述旋钮内件的底面且凸出部分与所述壳体的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旋钮与壳体接触贴合的方式,使旋钮不易晃动而保持平稳,并通过在旋钮与壳体的贴合面之间装配滚珠,解决了旋转时的摩擦力问题,使得旋钮在受外力转动时能保持平稳且顺滑,极大提升操作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钮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旋钮是一种手动控制元件,通常用于电器开关或调节设备中音量的大小,其形状可分为圆形旋钮、多边旋钮、指针旋钮、手动转盘等,根据功能要求可分为连续多次旋转,旋转角度可达到360°,也可做定位旋转等。
目前,常规旋钮采用简单的轴孔配合方式,即旋钮上开孔直接套入旋转电位器的轴内,对于大直径旋钮来说,这种方式极易造成旋钮的晃动失稳,使操作体验较差,还会影响电位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直径旋钮在旋转时晃动而失去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钮固定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旋钮内件、设置在所述旋钮内件的表面且与所述旋钮内件固定连接的旋钮外件、以及镶嵌在所述旋钮内件与所述旋钮外件之间的滚珠;所述旋钮内件与PCB板上的电位器固定连接,所述滚珠凸出所述旋钮内件的底面且凸出部分与所述壳体的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内件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与所述旋钮内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和固定电位器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大小适配电位器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内件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电位器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贯穿旋钮内件且延伸至半圆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内件底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旋钮外件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由所述旋钮内件的底面贯穿至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孔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镶嵌滚珠的滚珠镶嵌孔,所述滚珠镶嵌孔的直径小于滚珠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外件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用于镶嵌滚珠的槽,所述槽的大小适配滚珠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旋钮与壳体接触贴合的方式,使旋钮不易晃动而保持平稳,并通过在旋钮与壳体的贴合面之间装配滚珠,解决了旋转时的摩擦力问题,使得旋钮在受外力转动时能保持平稳且顺滑,极大提升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钮固定装置的第一视角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钮固定装置的第二视角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旋钮内件和旋钮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旋钮内件和旋钮外件的剖面图。
图中:1、壳体;2、旋钮内件;3、旋钮外件;4、滚珠;5、PCB板;21、圆柱体;22、半圆形凹槽;23、第二螺孔;24、滚珠镶嵌孔;25、第一螺孔;51、电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3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定位及限位功能的手柄控制器
- 下一篇:3D视频手术脚踏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