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角膜拆线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4627.1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3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韩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角膜 拆线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角膜拆线器械,所述便携式角膜拆线器械设置有尖端、侧刃、连接杆、扭转转轴、旋转转轴、手柄;所述尖端与侧刃圆弧曲线相连,所述连接杆连接侧刃和扭转转轴,所述旋转转轴连接扭转转轴和手柄,所述手柄设置有前端可伸长区、手柄本体、后端伸长区。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一次性应用,省去反复消毒的繁复工作,在角膜拆线过程中,使用便捷,可大大缩短拆线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了对于缝线周围组织如角膜上皮、新生血管膜的损伤,同时可根据不同拆线者的习惯调整手持器械的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角膜拆线器械。
背景技术
角膜裂伤是眼科最常见的眼外伤,多由锐器损伤到眼角膜,角膜裂伤形态不一,多出现星状缝线,缝线密集。角膜裂伤缝合术过程中应用9-0、10-0尼龙线,术后一般45天到60天拆线,拆线时角膜上皮已经覆盖于缝线上,对于裂伤较重,裂伤口形态不规则,缝线密集的病例来说,角膜对合口处已长新生血管膜,线结也可被新生血管膜或角膜上皮覆盖。现有的眼科显微器械中,角膜拆线采用显微有勾镊和眼科显微剪,由于眼科显微剪的头部有一定宽度和厚度,多应用于手术中剪开、剪除组织应用,由于目前眼科手术器械没有专门应用于拆线的器械,多应用显微剪拆线,但在拆除9-0、10-0尼龙线缝合的角膜裂伤缝线过程中,由于角膜的缝合要求更加精密且应用的是最细的10-0缝线,因此应用原有的显微剪刀时,难于伸入到线和角膜组织间,即使伸入也对于已完整的角膜上皮损伤重,且容易触碰新生血管膜造成出血。原有的拆线器械对于角膜拆线尤其是裂伤口不规则的病例存在很大困难,且损伤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原有的拆线器械对于角膜拆线尤其是裂伤口不规则的病例存在很大困难,且损伤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角膜拆线器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便携式角膜拆线器械设置有尖端、侧刃、连接杆、扭转转轴、旋转转轴、手柄;所述尖端与侧刃圆弧曲线相连,所述连接杆连接侧刃和扭转转轴,所述旋转转轴连接扭转转轴和手柄,所述手柄设置有前端可伸长区、手柄本体、后端伸长区。
进一步,所述尖端为圆盾状,带刃。
进一步,所述侧刃可双侧切割缝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患者角膜平面平行。
进一步,所述扭转转轴能够实现手柄与连接杆夹角0~120°调整。
进一步,所述手柄本体经过防滑处理。
进一步,所述后端可伸长区主要为了适应不同手术人员的手掌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装置制作简单,一次性应用,省去反复消毒的繁复工作,在角膜拆线过程中,使用便捷,可大大缩短拆线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了对于缝线周围组织如角膜上皮、新生血管膜的损伤,同时可根据不同拆线者的习惯调整手持器械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角膜拆线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角膜拆线器械的尖端示意图;
图中:1、尖端;2、侧刃;3、连接杆;4、扭转转轴;5、旋转转轴;6、手柄;7、前端可伸长区;8、手柄本体;9、后端伸长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4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无线充出风口重力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门窗消防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