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6401.5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2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筒 套筒 翻边 注射器 扭簧 本实用新型 活塞 第二螺孔 第一螺孔 滑槽 滑块 螺杆 交叉感染 偏心设置 正对设置 弹簧段 活塞杆 前侧板 刺伤 内壁 内腔 上套 通孔 针头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射器,包括针筒和套筒,针筒的前端偏心设置有针头,针筒的后端设有第一翻边,针筒内设有活塞,活塞的后侧设有活塞杆,套筒的内腔的前端设有弹簧段,套筒的前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套筒的后端设有第二翻边,针筒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针筒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筒的内壁上,第一翻边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二翻边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正对设置,注射器还包括螺杆,螺杆将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固定在一起。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而发生交叉感染,安全性高;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医疗机构必不可少的用于注射药物的工具,肌肉注射用的注射器由针头、针筒、活塞、活塞杆构成,针头连接针筒,活塞位于针筒内腔中,活塞后部连接活塞杆,注射针上通常配有护套,使用时取下护套吸取液体针剂,但肌肉注射完成取出注射器后,由于护套太小,护套不容易重新套到注射针上,为防止被注射器刺伤而出现的交叉感染,注射器的移动需要特别小心,尽管如此,仍然有医护人员不慎刺伤而进行繁琐的防疫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针筒和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套筒,所述针筒的前端偏心设置有针头,所述针筒的后端向外设有第一翻边,所述针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后侧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固定在活塞上,所述活塞杆的后端超出针筒的后端,所述套筒的内腔的前端设有弹簧段,所述套筒的前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筒的后端向外设有第二翻边,所述针筒位于套筒内,所述弹簧段被压缩在套筒的前侧板和针筒的前端面之间,所述针头穿出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翻边抵触在第一翻边上,所述针筒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平行于针筒的轴心线,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针筒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正对设置,所述注射器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用于旋入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螺杆将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向外设有第三翻边。
进一步,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的表面上设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所述滑块的前端与滑槽前端之间的距离比套筒的前端面到针头的针尖的距离大。
进一步,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倒T形,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与滑槽的横截面相适配。
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注射器完成注射后,旋转螺杆,将螺杆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旋出,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失去固定,此时被压缩的弹簧段释放弹性势能,将套筒向前推进,带动扭簧向前运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向前运动,直到套筒的前侧板运动到针头的前方,此时针头位于套筒内,套筒失去针头对其在圆周方向上的约束力,扭簧释放弹性势能,使套筒以其轴心线为轴心转动,通孔的位置发生偏移,通孔偏离针头,使针头保持在套筒内,不会从套筒内穿出,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而发生交叉感染,安全性高;且只需要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旋出螺栓即可使针头相对运动到套筒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2、针筒的横截面与套筒的横截面相适配,套筒的内壁朝向远离其轴心线的方向设有圆环形的凹槽,扭簧位于凹槽内,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凹槽的内壁上。针筒的横截面与套筒的横截面适配,使针筒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极小,使套筒在针筒上向前滑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会摆动,凹槽用于容纳扭簧。
3、活塞杆的后端向外设有第三翻边。注射时,方便手指压在第三翻边上推动活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6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察方便的口腔麻醉针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分离针头的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