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流式水泵水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9152.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仟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18 | 分类号: | F03B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庆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轮机 本实用新型 混流式水泵 蜗壳内壁 环形导流板 水轮机蜗壳 黏性 工作效率 减阻效果 切应力 顺水流 壁面 减小 内壁 蜗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包括蜗壳和环形导流板,所述蜗壳内壁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顺水流流向分布在所述蜗壳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水轮机蜗壳内壁采用V形槽结构,能增加黏性底层的厚度,减小壁面切应力,有较好的减阻效果,能提升水轮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流式水泵水轮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内壁多为光面结构,其减阻效果一般,尤其地,小型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水轮机蜗壳内壁会产生锈蚀或粘附上泥垢,导致蜗壳内壁对来流产生较大阻力,会使来流速度损失,进而影响水轮机的工作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混流式水泵水轮机,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包括蜗壳和环形导流板,所述蜗壳内壁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顺水流流向分布在所述蜗壳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布满所述蜗壳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在所述蜗壳内壁上呈矩阵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槽口宽15mm,槽深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水轮机蜗壳内壁采用V形槽结构,能增加黏性底层的厚度,减小壁面切应力,有较好的减阻效果,能提升水轮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混流式水泵水轮机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混流式水泵水轮机蜗壳内壁展开图;
图中:1、蜗壳;2、环形导流板;3、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包括蜗壳1和环形导流板2,在蜗壳1内壁设有V形槽3,V形槽3顺水流流向分布在蜗壳1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V形槽3布满蜗壳1内壁。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V形槽3在蜗壳1内壁上呈矩阵排列。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V形槽3槽口宽15mm,槽深15mm。
本实用新型在水轮机蜗壳1内壁采用V形槽3结构,能增加黏性底层的厚度,减小壁面切应力,有较好的减阻效果,能提升水轮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仟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仟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9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一体化桨叶操作系统
- 下一篇:双吸水泵水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