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灌注机的防滴漏灌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1907.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2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阳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嘉利华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14 | 分类号: | B65B3/14;B65B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5400 重庆市开***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挡板 灌装机构 自动灌注 防滴漏 固定板 输液管 气缸 密封轴 入液管 顶座 针管 本实用新型 气缸输出端 复位弹簧 管口密封 活塞运动 机械设备 内部连通 气缸带动 向下运动 灌装头 横管段 密封垫 气缸杆 入液口 最顶端 滴漏 底壁 漏液 通孔 连通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自动灌注机的防滴漏灌装机构,包括气缸,气缸的底部设有灌装柱,位于灌装柱底部的一侧设有单向入液口,灌装柱的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设有针管,且针管贯穿固定板的底壁与灌装柱的内部连通,该用于自动灌注机的防滴漏灌装机构将气缸安装在输液管的最顶端,利用气缸输出端上的气缸杆推动顶座的活塞运动,顶座与密封轴间利用密封垫上的复位弹簧进行连接,密封轴底部设置的输液管呈L形,其横管段设置了挡板,当气缸带动输液管向下运动时,挡板上的通孔与单向入液口内的入液管连通,停止工作时挡板又将入液管的管口密封,防止漏液,解决现有的灌装头易产生滴漏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自动灌注机的防滴漏灌装机构。
背景技术
双头全自动活塞式液体灌装机在灌装机系列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设计,并增加了部分附加功能,使产品在使用操作、精度误差、装机调整、设备清洗、维护保养等方面更加简单方便,液体灌装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日化、油脂等各行业,可对不同高粘度流体进行灌装,机器设计紧凑合理、外形简洁美观,灌装量调节方便,灌装头插入被灌装液体的容器时,灌装头下端灌装口处的液体出口与抽负压管品都处于被灌装容器内,容器中产生负压,通过灌装口将液体吸入容器内,由于灌装头内的残液较多,灌装过程中灌装头会产生滴漏,并且残液可能会倒流入灌装机内,污染灌装机,同时,灌装头内的液体排不出,降低了灌装头的精度和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自动灌注机的防滴漏灌装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灌注机的防滴漏灌装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灌装头易产生滴漏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灌注机的防滴漏灌装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设有灌装柱,位于所述灌装柱底部的一侧设有单向入液口,所述灌装柱的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针管,且所述针管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底壁与所述灌装柱的内部连通;
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灌装柱的内部,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气缸杆,所述气缸杆内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底部设有顶座,所述顶座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气缸杆螺纹连接,所述顶座底部紧密焊接有密封轴,所述灌装柱位于所述密封轴的两侧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有若干复位弹簧,每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密封垫的一端均与所述顶座的下表面紧密焊接,所述密封轴的底部紧密焊接有输液管。
优选的,所述输液管呈L形,所述输液管的横管段一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上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输液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单向入液口内设有阀芯,所述灌装柱位于所述单向入液口的位置处设有入液管,且所述单向入液口通过所述入液管与所述输液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灌装柱底部设有插针,且所述灌装柱通过所述插针与所述固定板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两侧均设有第二螺栓,且所述气缸通过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灌装柱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管的内壁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针管的内壁紧密粘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设有4-6个,且呈环形等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用于自动灌注机的防滴漏灌装机构将气缸安装在输液管的最顶端,利用气缸输出端上的气缸杆推动顶座的活塞运动,顶座与密封轴间利用密封垫上的复位弹簧进行连接,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保证顶座活塞运动的顺利进行,密封轴底部设置的输液管呈L形,其横管段设置了挡板,当气缸带动输液管向下运动时,挡板上的通孔与单向入液口内的入液管连通,停止工作时挡板又将入液管的管口密封,防止漏液,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现有的灌装头易产生滴漏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嘉利华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嘉利华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1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