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驱动电动剃须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6297.8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4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祝永锋;叶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焕醒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9/14 | 分类号: | B26B19/14;B26B1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剃须刀 磁力驱动 主动磁体 刀头组件 驱动单元 主体组件 动刀 传动结构 从动磁体 体内 上端面 电机 过载保护功能 家用电器领域 本实用新型 防水效果好 传动可靠 磁力传动 防水密封 过载保护 驱动旋转 壳体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力驱动的电动剃须刀,解决现有传动结构的电动剃须刀防水密封困难、传动结构没有过载保护功能,磁力传动可靠性的问题,该磁力驱动的电动剃须刀包括主体组件、刀头组件,刀头组件设在主体组件上,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内的驱动单元,所述刀头组件包括动刀单元和用于支撑动刀单元的壳体,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设于本体内的主动磁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从动磁体,所述动刀单元在电机、主动磁体和从动磁体的作用下驱动旋转,所述主动磁体靠近本体的上端面,且主动磁体与本体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6mm。具有防水效果好、通过磁力驱动实现过载保护、且传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力驱动电动剃须刀。
背景技术
电动剃须刀一般包括主体组件和与主体组件连接的刀头组件,主体组件一般包括本体、驱动单元、电池和充电口,刀头组件一般包括刀网、动刀单元、壳体和传动轴等,驱动单元包括电机、齿轮单元、驱动轴,通过电机、齿轮单元、驱动轴和传动轴的共同作用驱动动刀单元旋转。此种结构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且在电动剃须刀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应用此种驱动技术成本低、结构容易实现,但是,此种驱动技术需要将驱动轴伸出本体外部、传动轴伸出壳体外部来实现传动配合,因此会产生密封问题,如果密封不好,在用水对剃须刀进行冲洗时,水会进入机器内部导致机器损坏;另外,驱动轴和传动轴进行配合时会使机器在使用时产生较大的震动及噪音;第三,当有较长和较多胡须进入刀网内以供动刀单元进行切割时,容易使机器过载,会致使机器卡死,甚至会使驱动轴和传动轴的配合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力驱动的电动剃须刀,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通过改进电动剃须刀的驱动方式,提供一种容易密封、防水、震动小、噪音小、具有过载保护功能且传动可靠的剃须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力驱动的电动剃须刀,包括主体组件、刀头组件,刀头组件设在主体组件上,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内的驱动单元,所述刀头组件包括动刀单元和用于支撑动刀单元的壳体,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其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设于本体内的主动磁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从动磁体,所述动刀单元在电机、主动磁体和从动磁体的作用下驱动旋转。
好处是,第一,通过主动磁体和从动磁体的作用实现磁力驱动动刀单元旋转,将力的轴传递动力的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实现动力的零泄漏传递,使动刀单元可靠旋转;第二,可避免振动传递,实现机器的平稳工作,减小用户在刮胡过程中面部感受到的震动和拉扯感,提高用户体验;第三,主动磁体与从动磁体之间无刚性连接,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当有较多较长胡须作用于刀头组件且超过额定负载时,主动磁体和从动磁体会打滑,动刀单元停止运动,从而保护用户不被扯伤,且对传动结构不会造成直接损坏;第四,主动磁体与从动磁体之间有间隙,可以使本体、外壳的表面做到平滑,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第五,磁力驱动为非接触式传动,主动磁体和从动磁体分别设于本体内、外壳内,可以是电动剃须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剃须刀的防水效果优于传动驱动方式的电动剃须刀。
优选的,所述刀头组件与主体组件通过从动磁体和主动磁体的磁力可拆卸连接。
好处是,充分利用主动磁体和从动磁体,在磁力驱动的基础上实现刀头组件与主体组件的磁吸配合,简化结构,两者之间为端面配合,减少过盈配合或卡持部位,最大程度的减少配合部件磨损,防止头盖破损,延长刀头组件的使用寿命;另外,应用多极充磁磁体实现刀头组件和主体组件的磁吸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方具有与本体配合的连接颈,所述连接颈内还设有用于固定从动磁体的第一磁体固定架及用于实现从动磁体旋转的轴承,所述轴承与第一磁体固定架配合实现从动磁体旋转。
好处是,通过轴承实现从动磁体旋转,结构简单,动力传输损失小。
优选的,所述本体上端凹陷形成凹腔,所述连接颈至少部分伸入凹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焕醒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焕醒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6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