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减速带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0417.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0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勇;石建伟;宁阁;张蕤;邓钰;张小辉;钱林勇;何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E01F9/529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带 弧形拱结构 道路减速带 发电装置 下层 本实用新型 上层 弹簧 顶部位置 弧形结构 减速作用 摩擦损失 同名磁极 现有装置 固定的 可活动 中空的 两层 埋设 回复 减速 排斥 衔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减速带发电装置。包括埋设于地面弧形拱结构的道路减速带,弧形拱结构由两层弧形结构构成,包括固定的下层减速带和可活动的上层减速带,上层减速带位于弧形拱结构横截面的顶部位置;下层减速带有两条,分别位于弧形拱结构横截面的两侧并与减速带地面下结构前后端衔接固定,上层减速带通过两行弹簧分别与两侧下层减速带连接;发电装置布置于中空的弧形拱结构中。本实用新型运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有效降低了现有装置摩擦损失大的缺点,双层减速带具有良好的减速作用,同时使用弹簧使回复时间更短,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尤其属于利用压力发电装置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汽车道路减速带压力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减速带很大程度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是交通安全的新型专用设施。减速带能够使汽车在行驶中既安全又实现缓冲减速目的,能够提高交通道口的安全。
目前由于路面车流量巨大,车辆经过减速带时除了达到减速的目的之外,车辆本身也对减速带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使减速带产生形变。车辆在通过减速带的时候可以减速,但减速的同时也消耗了汽车的部分额外能量,这部分额外的能量是可以利用的。随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节能环保设施应运而生。如何利用减速带回收汽车的振动能量,并使该振动能量用于发电是目前越来越多的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道路减速带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公路减速带发电装置,解决了利用公路减速带回收汽车振动能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道路减速带发电装置,包括沿道路横向埋设于地面下并在地面上形成横截面为弧形拱结构的道路减速带,减速带地面下结构和地面上弧形拱结构为中空结构,发电装置设置于中空结构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拱结构由两层弧形结构构成,包括固定的下层减速带和可活动的上层减速带;上层减速带位于弧形拱结构横截面的顶部位置;下层减速带有两条,分别位于弧形拱结构横截面的两侧并与减速带地面下结构前后端衔接固定;上层减速带通过两行弹簧分别与两侧下层减速带连接;
所述发电装置沿道路横向连续布置于中空结构中多台,每台包括:沿道路横向可转动布置的发电线圈,发电线圈两端通过轴支撑,轴外端连接有十字形的永磁体,与十字形永磁体位置对应的上层减速带底面和地面下结构的地面均布置有与十字形永磁体同极的永磁体;发电线圈转动圆周上布置有发电永磁体。
进一步所述上层减速带弧形结构底面两侧有用于限位的支脚,两侧支脚在两条下层减速带形成的槽内限位上下移动。
所述下层减速带与上层减速带衔接部、弧形拱结构表面均铺设连续的橡胶减震垫。
所述上层减速带底面的永磁体和地面下结构地面的永磁体相对于发电线圈轴中心对称并与横截面中垂线成大于15度夹角布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汽车经过道路减速带时产生的振动及其压力,将之有效利用,以它的形变量带动转子转动来切割线圈磁感线来产生电能,再利用储电装置收集起来,这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获取能量的途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车辆经过减速带时冲撞、压缩减速带问题。在保证原有减速带的减速作用下,使减速带能产生压缩向下移动一小段位移。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设计使用齿轮组来带动发电机组,在发电过程中摩擦损耗大的缺点。解决了在车流量较大,现有设计使用液压装置和齿轮组传动装置的回复速度慢,影响发电效率及车辆的行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0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