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注塑中新型波浪潜片潜伏式进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1682.1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4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步进;王兰君;孔东平;张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86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波浪式 波浪 注塑 产品外观 进胶结构 塑胶模具 潜伏式 底板 注射压力 减压 产品气 隔热板 后模仁 流道板 前模仁 缓冲 斜坡 方铁 模腔 热咀 斜顶 行位 塑胶 隧道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注塑中新型波浪潜片潜伏式进胶结构,包括有A板、B板、隔热板、流道板、面板、前模仁、方铁、底板、后模仁、模腔、热咀、行位、斜坡隧道、斜顶、波浪式潜片。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波浪式潜片上的波浪一高一低,使得潜伏至波浪式潜片上的塑胶得到减压,从而解决了产品外观拉凹现象,有效缓冲注射压力,解决产品气纹,解决产品外观现象给生产带来的巨大困扰,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注塑中新型波浪潜片潜伏式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使用的产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的点进胶不能应用于肉眼能看到的产品表面当中。现有技术的产生中采用一种叫潜片体进胶方式,在进胶设计当中,它是由主流道经前模仁流到行位上,然后在行位上潜伏到潜片体上从而完成塑胶的充填。但是这种潜片潜伏式进胶会出现产品表面拉凹, 注射压力过大导致产品表面产生气纹不利于产品外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注塑中新型波浪潜片潜伏式进胶结构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适用于塑胶模具注塑中新型波浪潜片潜伏式进胶结构,包括有A板及对应的B板,所述A板的上端依次设置有隔热板、流道板和面板,所述A板的下端设置有前模仁,所述B板的下端依次设置有方铁和底板,所述B板的上端设置有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与前模仁相对应,所述后模仁与前模仁之间形成模腔,所述前模仁的一侧设置有热咀,所述热咀与前模仁连接,所述后模仁的一侧设置有行位,所述行位与后模仁连接,所述热咀与行位相对应,所述行位内部一侧设置有斜坡隧道,所述方铁上端设置有斜顶,所述斜顶贯穿B板和后模仁,所述斜顶的顶部设置于后模仁内,所述斜顶的顶端与模腔活动连接,所述斜顶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波浪式潜片,所述波浪式潜片与斜顶连接,所述斜坡隧道通过波浪式潜片与模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斜坡隧道与所在水平面成45度夹角。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45度的夹角能够便于行位上融融状态的塑胶迅速通过斜坡隧道潜伏至波浪式潜片上,从而快速完成模腔内的注塑,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波浪式潜片上的波浪一高一低,使得潜伏至波浪式潜片上的塑胶得到减压,从而解决了产品外观拉凹现象,有效缓冲注射压力,解决产品气纹,解决产品外观现象给生产带来的巨大困扰,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1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滑块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模具热流道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