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模组的散热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2941.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龙;骆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高早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油松社区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膜 显示模组 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 气泡产生 开口 可靠性实验 客户满意度 散热效果 良品率 贴附 背面 散发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模组的散热膜结构,包括显示模组本体和散热膜,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包括背光模组,所述散热膜贴附在背光模组的背面,所述散热膜上阵列设有若干开口。本实用新型利用散热膜加速散发掉背光模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在散热膜上增加开口,使得其在做可靠性实验时可以释放内部的应力,从而可以防止气泡产生,避免外观不良;散热效果好,可以防止气泡产生,有利于提升良品率和客户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的散热膜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模组中的使用的LED通电后存在发热的问题,如果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出去容易降低设备使用寿命或者影响正常使用,而如果在显示模组背面贴散热膜的话容易产生气泡造成不良,或者在进行可靠性试验时由于和背光模组中的反射片的材质以及冷热收缩系数不同也容易产生气泡导致不良。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散热膜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散热膜结构,包括显示模组本体和散热膜,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包括背光模组,所述散热膜贴附在背光模组的背面,所述散热膜上阵列设有若干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膜为双面黑色的石墨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膜的厚度为0.0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通孔或者线段。
优选地,所述开口为线段。
进一步地,所述线段呈交错式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线段的长度为5毫米-10毫米,两相邻线段的水平间距为13毫米-20毫米,上下线段的竖直间距为3毫米-6毫米。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散热膜加速散发掉背光模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在散热膜上增加开口,使得其在做可靠性实验时可以释放内部的应力,从而可以防止气泡产生,避免外观不良;散热效果好,可以防止气泡产生,有利于提升良品率和客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散热膜结构,包括显示模组本体1和散热膜2,所述显示模组本体1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4、导光板12、发光二极管(LED)13和反射膜11,所述散热膜2贴附于所述背光模组背面,优选贴附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3背部区域的所述胶框14和反射膜11的背面,可以保证散热效果。所述散热膜2为双面黑色的石墨片,散热效果好,厚度为0.05毫米。所述散热膜2上阵列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优选为线段21,可以减少所述散热膜2的加工量,同时可以避免加工出通孔后所述散热膜2贴附难度变大以及贴附效果不好,所述线段21呈交错式排列,所述线段21的长度为5毫米-10毫米,两相邻线段的水平间距D1为13毫米-20毫米,上下线段的竖直间距D2为3毫米-6毫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散热膜加速散发掉背光模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在散热膜上增加开口,使得其在做实验时可以释放内部的应力,从而可以防止气泡产生,避免外观不良;散热效果好,也可用于带铁框的显示模组提升散热性能,提升良品率和客户满意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2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