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连接线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3081.4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建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壳 盖体 活动卡口 连接线槽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连接操作 连接方式 配电设备 匹配沟槽 传统的 软连接 翻转 线槽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连接线槽结构,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包括:底壳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与所述底壳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壳相对于连接处翻转,所述盖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壳通过活动卡口连接,使得所述盖体和所述底壳可以自由打开或关闭,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软连接块,增强使用频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盖体和底壳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其二者为一整体,而盖体与底壳的另一侧采用活动卡口的连接方式,使连接操作十分方便,无需使用大力气,也无需像传统的线槽需要仔细匹配沟槽位置,安装时仅需要一人就能够快速完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连接线槽结构。
背景技术
线槽是常用的配电设备,是用来将电源线、数据线等线材规范的整理、隐藏,然后固定在墙上或者天花板上的电工用具。
但是,现有技术中,线槽通常采用底壳和盖板两部分分开构成,通过之间的卡槽将二者合二为一,但是这种结构在安装时,由于两部分分离设置,安装时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够完成,并且需要很大的气力和卡槽匹配技巧才能完成安装,反复拆装几次,卡槽基本损坏,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连接线槽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槽安装使用并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快连接线槽结构,包括:底壳和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与所述底壳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壳相对于连接处翻转,所述盖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壳通过活动卡口连接,使得所述盖体和所述底壳可以自由打开或关闭,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软连接块,增强使用频次。
其中,所述软连接块为聚丙烯软连接块。
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的一侧通过卡扣活动连接。
具体的,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的一侧的端头上设置有楔形结构,在所述底壳与所述盖体活动连接的一侧的端头上设置有T形卡台结构,所述楔形结构与所述T形卡台结构配嵌,形成闭合。
具体的,在所述T型卡台结构上设置有加强筋。
其中,在所述底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背胶层,通过所述背胶层能够将线槽结构固定在墙体上。
其中,在所述底壳的转角处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其中,所述线槽的长度为300mm。
其中,在所述底壳和所述盖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其中,所述底壳和所述盖体均采用热塑性硫化橡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盖体和底壳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其二者为一整体,而盖体与底壳的另一侧采用活动卡口的连接方式,使连接操作十分方便,无需使用大力气,也无需像传统的线槽需要仔细匹配沟槽位置,安装时仅需要一人就能够快速完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连接线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连接线槽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胶层的连接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壳,2-盖体,3-软连接块,4-卡扣,41-楔形结构,42-T形卡台结构,43-加强筋,5-背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建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建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3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套筒和线束分区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综合布线卡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