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破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3371.9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4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朱潇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保护层 上端 下端 大型机械设备 本实用新型 泡沫填充层 传统人工 隔离套管 噪音污染 下端面 上套 扬尘 纵筋 填充 | ||
一种破桩装置,无效桩体段下端面和上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下端泡沫保护层和上端泡沫保护层,下端泡沫保护层和上端泡沫保护层之间填充有泡沫填充层,无效桩体段内的各纵筋上套设有隔离套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破桩装置,可以解决传统人工凿除效率低下、扬尘噪音污染严重的问题,无需使用破桩设备或其他大型机械设备,提高人工凿除的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破桩装置。
背景技术
破桩头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为保证桩头部分混凝土的质量,通常在灌注混凝土时灌注的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8~1.0m,桩顶面线以上需要破除的桩体为“无效桩体”,待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就将此部分无效桩体破除。
现有破桩头的方法有人工风镐凿除法、专用凿除设备法、环切法、快速无损蜂窝式破桩头法等。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凿除法,其优点为工具简单,施工工艺技术要求低,当无效桩体长度较短时,经济效益明显;但其缺点有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污染严重,人力功效低。其次是专用凿除设备法,采用环形液压破碎机等专用设备对桩头混凝土挤压破碎,其破除功效高、作用环境改善较大,但其专用破除设备投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桩装置,可以解决传统人工凿除效率低下、扬尘噪音污染严重的问题,无需使用破桩设备或其他大型机械设备,提高人工凿除的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破桩装置,无效桩体段下端面和上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下端泡沫保护层和上端泡沫保护层,下端泡沫保护层和上端泡沫保护层之间填充有泡沫填充层,无效桩体段内的各纵筋上套设有隔离套管。
优选地,下端泡沫保护层和上端泡沫保护层由保护层骨架和套设在保护层骨架上的网套组成。
优选地,保护层骨架由围绕在主筋外围的外框以及内部的加固杆组成。
优选地,隔离套管中,管套两端各设置有阻隔层。
优选地,阻隔层为发泡胶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破桩装置,将无效桩头一截的各纵筋包裹隔离套管,在无效桩头的上下截面处固定泡沫保护层,在中部填充泡沫填充层;在灌注混凝土时,填充层的泡沫之间的间隙不会影响泥浆向上溢出,待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中夹杂的泡沫将无效桩头的混凝土分隔成小块状,沿着泡沫凿开即可轻松破除无效桩体;相比传统的人工风镐凿除法可较大限度的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施工效率,有效减轻施工现场的扬尘与噪声污染,相比其他方法的破桩头技术投入成本低,可不必借助大型机械设备,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端泡沫保护层和上端泡沫保护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套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破桩装置,无效桩体段5下端面和上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下端泡沫保护层1和上端泡沫保护层4,下端泡沫保护层1和上端泡沫保护层4之间填充有泡沫填充层2,无效桩体段5内的各纵筋6上套设有隔离套管3。
下端泡沫保护层1和上端泡沫保护层4由保护层骨架7和套设在保护层骨架7上的网套8组成。
保护层骨架7由围绕在主筋外围的外框以及内部的加固杆9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33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三背回填的新型夯实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基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