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部力量恢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3879.9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1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寇慧玲;刘孟刚;吕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3B21/22 | 分类号: | A63B21/22;A63B2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件 滚动槽 本实用新型 恢复训练器 手部力量 圆饼 滚动 反向作用力 并排设置 槽口相对 链条连接 手部锻炼 长条形 渐变式 有效地 手部 握持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部力量恢复训练器,包括两个形状相同,且并排设置的外壳件,所述外壳件呈长条形,且沿着该外壳件上设置有条形的滚动槽,两个所述外壳件的滚动槽槽口相对,且两个所述外壳件的两端各通过链条连接,两个所述外壳件之间设置有可沿着两个所述滚动槽滚动的圆饼件。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利用圆饼件滚动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手部握持的阻力,同时还能有产生渐变式的反向作用力,有利于手部锻炼,不会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肌肉训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部力量恢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情况下,如骨折、疾病或者长期不活动锻炼,会导致手部力量大大降低,甚至手部肌肉萎缩,造成人员手部无法正常握持等。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手部训练来恢复,但是市场上并没有针对的训练器材。现有多选用测力计或者使用握力计,进行手部力量和肌肉训练,而测力计和握力计均为正常人进行手部力量锻炼和力量测试所用的,弹簧的弹力较大,无法握动,得不到锻炼的效果,甚至有为了达到训练目的造成手部损伤更加严重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部力量恢复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部力量恢复训练器,包括两个形状相同,且并排设置的外壳件,所述外壳件呈长条形,且沿着该外壳件上设置有条形的滚动槽,两个所述外壳件的滚动槽槽口相对,且两个所述外壳件的两端各通过链条连接,两个所述外壳件之间设置有可沿着两个所述滚动槽滚动的圆饼件。
进一步,所述滚动槽内横向设置有多个凸楞。
进一步,所述圆饼件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圆饼芯,该圆饼芯外周箍设有橡胶圈层,该橡胶圈层外箍设有不锈钢制成的外圈。
进一步,所述链条的数量为两根。
进一步,所述链条的两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外壳件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利用圆饼件滚动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手部握持的阻力,同时还能有产生渐变式的反向作用力,有利于手部锻炼,不会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手部力量恢复训练器,具有两个形状相同,且并排设置的外壳件1,外壳件1呈长条形,且沿着该外壳件1上设置有条形的滚动槽1a,滚动槽1a内横向设置有多个凸楞4。两个外壳件1的滚动槽1a槽口相对,且两个外壳件1的两端各通过链条2连接,链条2的数量为两根。链条2 的两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到外壳件1上。两个外壳件1之间设置有可沿着两个滚动槽1a滚动的圆饼件3。圆饼件3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圆饼芯3a,该圆饼芯3a外周箍设有橡胶圈层3b,该橡胶圈层3b外箍设有不锈钢制成的外圈3c。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者从两个外壳件1的外侧向中间握持整个产品,通过不同手指发力的轻重不同,可以使得圆饼件3沿着滚动槽1a来回滚动,以产生不稳定的反向作用力,作用在人的手指上,起到锻炼的作用。凸楞4的作用是使得圆饼件3在滚动时产生振动,以提供一个波动性的反向作用力,使得锻炼效果更好。圆饼件3通过圆饼芯3a、橡胶圈层3b和外圈3形成的层状结构,可以利用橡胶的弹性,产生一定的弹性缓冲。链条2连接两个外壳件1,使得两者无法脱离,并且也提供一定的间距,满足圆饼件3的设置。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3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身器材配重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康复训练用抽屉式阶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