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柔性铰链技术的压电致动椭圆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4533.0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叶凯欣;刘绮;宋逸凡;朱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铰链 柔性体 双自由度 刀架 振动体 垂直中心轴线 本实用新型 椭圆振动器 压电致动 单自由度柔性铰链 柔性铰链机构 一体式结构 避免振动 柔性机构 三自由度 椭圆运动 上表面 下表面 左半侧 减小 刀具 磨损 装配 摩擦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柔性铰链技术的压电致动椭圆振动器,包括三组振动体、位于三组振动体下方的刀架和位于刀架下方的刀具,三组振动体两两之间呈120°分布和连接,三自由度柔性铰链机构包括矩形中间柔性体、位于所述中间柔性体上方的与单自由度柔性铰链组下表面连接的双自由度上柔性铰链以及位于中间柔性体下方的与刀架上表面连接的双自由度下柔性铰链,其中双自由度上柔性铰链的垂直中心轴线位于中间柔性体的左半侧,双自由度下柔性铰链的垂直中心轴线位于中间柔性体的右半侧。本实用新型利用柔性机构来创成椭圆运动,属于一体式结构,易于制造,且极大地减小了由于装配造成的误差,也可以避免振动冲击、摩擦、磨损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柔性铰链技术的压电致动椭圆振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纳米和微电子等领域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如V-槽等微米级并具有特殊机械特性的微结构元件的需求日益提高,相应地,对其精密加工技术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而传统的加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微结构加工技术的工业需求。因此,激光加工、电化学加工、一维振动切削等加工技术相继被提出。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受到如工件表面热变形、加工效率低、成本昂贵等一些限制,从而使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传统机构通过刚性运动副的转动或移动而获得所期望的运动和力的输出,而大量运动副的使用不仅存在振动冲击、摩擦、磨损等不利因素,同时其本身的制作需要很多复杂工艺并生产很多零件,花大量人力、物力来装配,再加上尺寸效应的存在,传统的运动副中零件多,不可能做得很小。然而,机构和机器人等的微型化是目前机械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机构给机构的微型化,特别是微型并联机器人、微机电系统和微传感器、微定位机械、微操作机械等的发展带来了限制。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柔性铰链变形产生椭圆轨迹的振动器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通过柔性铰链变形产生椭圆轨迹的振动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容易产生运动耦合,难以控制;2.运动部件的质量较大,难以实现高频切削,参数调整的范围有限;3.装置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铰链技术的压电致动椭圆振动器,利用柔性铰链的弯曲变形创成椭圆运动,达到高精度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基于柔性铰链技术的压电致动椭圆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包括三组振动体、位于所述三组振动体下方的刀架和位于所述刀架下方的刀具,所述三组振动体两两之间呈120°分布和连接,每组振动体包括位于振动体上部的压电陶瓷、与所述压电陶瓷下表面连接的单自由度柔性铰链组以及与单自由度柔性铰链组下表面连接的至少一个三自由度柔性铰链机构,所述三自由度柔性铰链机构包括矩形中间柔性体、位于所述中间柔性体上方的与单自由度柔性铰链组下表面连接的双自由度上柔性铰链以及位于所述中间柔性体下方的与所述刀架上表面连接的双自由度下柔性铰链,其中所述双自由度上柔性铰链的垂直中心轴线位于所述中间柔性体的左半侧,所述双自由度下柔性铰链的垂直中心轴线位于所述中间柔性体的右半侧。
进一步地,每组振动体包括4个三自由度柔性铰链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双自由度上柔性铰链和双自由度下柔性铰链均为中心对称的双曲线形。
进一步地,所述刀架为圆盘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刀具与工件相互分离的运动过程中,切削热得以散发,切屑得以与工件和刀具分离,这有利于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2)通过对驱动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的调整,能够产生三维的空间椭圆运动,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同时驱动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不产生耦合,利于控制与调整;
(3)共有三组振动体来创成运动,其排列方式易于增强装置及运动的稳定性,且通过运动的合成性质,利于达到行程大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4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振动刀头的电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