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板连接预制装配式FRP筋材混凝土中央防撞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5160.9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0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晟;宁平华;张为民;黄福杰;何则干;乐小刚;熊洪波;罗永乐;刘剑;刘兵;周伟光;刘智君;李明;胡会勇;周昱;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101/24;E01D101/26;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付奕昌 |
地址: | 510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防撞护栏 护栏 角钢 预埋 主梁 预制装配式 钢板连接 混凝土 钢筋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预制 有效地减少 钢板焊接 角钢焊接 现场施工 预埋钢板 预埋钢筋 主梁连接 轻质化 受力筋 有效地 抗拉 装配 桥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连接预制装配式FRP筋材混凝土中央防撞护栏,包括预制防撞护栏和预制主梁,所述预制防撞护栏由混凝土预制构成并在内部预埋有FRP筋材、普通钢筋及角钢,角钢位于预制防撞护栏底部两侧,预制主梁预埋具有预埋钢筋和预埋钢板,通过将预制防撞护栏内部钢筋与角钢焊接,并将角钢与预埋在预制主梁的预制钢板焊接,可有效地将预制防撞护栏与预制主梁连接成整体,现场施工便捷,装配化程度高,而且,护栏受力筋材采用抗拉能力更强的FRP筋材,可以有效地减少护栏的截面尺寸,从而减轻护栏自重,有利于桥梁轻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板连接预制装配式FRP筋材混凝土中央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快速化、装配化的绿色桥梁建造理念得到长足的发展,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上部结构、附属设施发展迅速。防撞护栏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常采用现场钢筋绑扎、装模浇筑,钢筋运输、弯折与现场绑扎等作业费时费力,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成本,且现场质量难以控制,易造成护栏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不了规范要求,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内部钢筋的锈蚀风险加大,严重影响了护栏的耐久性,另外,传统钢筋防撞护栏截面尺寸大,二期恒载偏大。装配式FRP混凝土中央护栏可减小截面尺寸、减轻二期恒载,且可实现护栏的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简便、绿色环保的钢板连接预制装配式FRP筋材混凝土中央防撞护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钢板连接预制装配式FRP筋材混凝土中央防撞护栏,包括预制防撞护栏和预制主梁,所述预制防撞护栏由混凝土预制构成并在内部预埋有FRP筋材、普通钢筋及角钢,所述FRP筋材包括分别设置在预制防撞护栏左右两侧并与坡面平行的护栏受力筋材和沿纵向间隔布置的纵向筋材,所述普通钢筋包括护栏构造钢筋和焊接辅助钢筋,所述角钢位于预制防撞护栏底部左右两侧端面;所述护栏构造钢筋设置在预制防撞护栏底部,两端分别于预制防撞护栏左右两侧弯折延伸向上,与坡面平行延伸进入内部;所述焊接辅助钢筋分别与护栏构造钢筋、角钢进行双面焊接,所述预制主梁预埋具有预埋钢筋和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位于预制主梁顶面,所述预埋钢板与角钢焊接连接以将预制防撞护栏与预制主梁相连。
优选地,所述角钢设有坡口,所述角钢与预埋钢板之间采用坡口焊焊接。
优选地,所述预埋钢板与角钢之间设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与预埋钢板、角钢之间通过角焊缝连接。
优选地,所述预制防撞护栏底部设有剪力槽,所述预制主梁设有与剪力槽嵌固配合的剪力键。
优选地,所述预制防撞护栏与预制主梁之间具有环氧树脂胶层,所述预制防撞护栏底部沿纵向间隔设有出胶槽。
优选地,所述预制主梁与预制防撞护栏之间具有砂浆垫层。
优选地,所述预制防撞护栏内部还预埋有PVC管。
有益效果:
(1)预制防撞护栏内部的护栏受力筋材采用抗拉能力更强的FRP筋材,可以有效地减少护栏的截面尺寸,从而减轻护栏自重,有利于桥梁轻质化,同时,FRP筋材的抗腐蚀性好,提高了护栏的耐久性,且护栏采用装配式建造,给施工质量提供了保证;
(2)通过将预制防撞护栏内部钢筋与角钢焊接,并将角钢与预埋在预制主梁的预制钢板焊接,可有效地将预制防撞护栏与预制主梁连接成整体,现场施工便捷,装配化程度高;
(3)角钢设置坡口并与预埋钢板采用坡口焊焊接,可减少角钢与预埋钢板的用量,同时提高防撞护栏抗冲击能力;
(4)预制主梁上方设置的剪力键可有效承受防撞护栏的水平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5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