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硬膜外腔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5400.5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9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萍;何滨;童睿;宁建利;方华磊;陈汉清;吴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芯 针筒 声波 反馈 硬膜外腔穿刺 主控板 输出模拟信号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振动传感器 分析模块 输出反馈 硬膜外腔 转换模块 智能 产生件 精准度 针尖 穿入 麻醉 穿过 分析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硬膜外腔穿刺装置,包括针筒、与针筒可拆卸连接的外壳,所述针筒内设置有穿过针筒两端的针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针芯连接用于使针芯发出振动并输出反馈声波的产生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接收针芯反馈的反馈声波并输出模拟信号的振动传感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执行转换模块、分析模块。针芯与人体内不同的位置接触时,针芯所反馈的反馈声波不同,根据分析结果即可分析针芯的针尖是否穿入硬膜外腔内,判断方便。针芯与人体直接接触,分析出的结果精准度高。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硬膜外腔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表示“知觉、感觉丧失”。感觉丧失可以是局部性的,即体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即体现为病人全身知觉丧失,无意识。从医学角度来讲,麻醉的含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者其它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
硬膜外麻醉用于临床已有90余年,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已逐步完善,成为目前临床麻醉中常用的方法。
但是失败的硬膜外麻醉在临床很常见。硬膜外麻醉无效,意味着患者未被(充分)麻醉。在不同医院这一发生率有所不同,一般在10-20%之间,在教学医院发生率可能更高。有很多原因导致失败的发生,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和并发症是硬模穿破,发生率在0.5-3%之间,对于没有经验的医生来说发生率可能会更高。一般是由于穿刺过程中针推得过于用力和/或过远,导致穿刺超过了硬膜外腔,刺破硬脊膜,导致脑脊液漏入硬膜外间隙。这一情况通常会带来一种后果—硬模穿破后头痛。50-80%的硬膜穿破都会导致硬膜穿破后的头痛,需要向硬膜外注入自体血进行填充治疗,这需要再一次进行硬膜外穿刺。一般来说,病人需要住院1-2天保持平躺状态。某些情况下,穿刺还可能损伤神经纤维,患者会出现暂时性感觉异常。
硬膜外麻醉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麻醉技术,在遇到一些穿刺困难的患者,麻醉医生大部分的时候只好被迫选择全身麻醉。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提高硬膜外麻醉的准确性,但是都没有找到一个操作简单、方便易学又准确的方法来实现精准硬膜外麻醉穿刺。
如超声应用于硬膜外麻醉的定位方法,通过超声波来定位硬膜外麻醉的深度。但是超声在临床麻醉及疼痛诊疗工作中远没有普及,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超声引导的技术专业性较强,大部分麻醉医生对此技术掌握不充分,超声指导深部的硬膜外麻醉要比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要更加困难。
如测量压力变化确定硬膜外腔的方法,通过脉动的压力波形确定硬膜外导管是否置于硬膜外腔,但由于人体阻力个体差异性较大,容易引起误操作,该方式有效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硬膜外麻醉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硬膜外腔穿刺装置,具有提升硬膜外麻醉定位精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硬膜外腔穿刺装置,包括针筒、与针筒可拆卸连接的外壳,所述针筒内设置有穿过针筒两端的针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针芯连接用于使针芯发出振动并输出反馈声波的产生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接收针芯反馈的反馈声波并输出模拟信号的振动传感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用于执行以下模块,
转换模块,耦接于振动传感器以接收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分析模块,耦接于转换模块以接收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对比后输出控制信号并提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筒、针芯缓慢的穿入皮肤内,控制产生件工作,从而使针芯产生反馈声波。主控板上的转换模块将振动传感器接收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分析模块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针芯的针芯是否穿入硬膜外腔内。在针芯穿入硬膜外腔内时,通过将外壳拆除,打入麻醉药,完成麻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5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刺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肿瘤介入治疗专用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