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冷却液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7086.4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曦 |
主分类号: | F02N19/10 | 分类号: | F02N19/10;F01P11/16;F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1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加热器 水泵 继电器 出水口 逆变器 入水口 发动机冷却液 蓄电池 发动机水套 预热系统 预热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连接 废气处理 管路连通 发动机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预热系统,包括第一水泵、逆变器、蓄电池、电磁加热器、第一继电器及第二水泵;蓄电池通过导线与第一继电器连接,第一继电器通过导线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通过导线与电磁加热器连接;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电磁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电磁加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水套的第一入水口连接;第二水泵的入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发动机水套的第二入水口连接。本技术方案实现了用电对发动机进行预热,避免了传统燃油预热不进行废气处理的方式,更加环保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发动机冷却液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在寒带地区使用时,往往在较冷的时候发动机难以启动,此时往往需要对发动机进行预加热,一般采用加热发动机的冷却液,从而通过热传递加热了发动机的缸体,从而使得发动机容易起动。
现有技术是通过液体加热器加热发动机的冷却液,液体加热器采用燃烧燃油的方式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加热。液体加热器直接燃烧燃油然后基本没有进过处理便排入大气(增加后处理的价格昂贵),且液体加热器本身比较贵,从而使得该加热方式既不环保且本身投入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液预热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加热技术不环保且本身投入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预热系统,包括第一水泵、逆变器、蓄电池、电磁加热器、第一继电器及第二水泵;
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导线与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电磁加热器连接;
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电磁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磁加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水套的第一入水口连接;
所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发动机水套的第二入水口连接。
在第一水泵与所述蓄电池之间设置有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水泵及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同时通过信号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蓄电池之间设置有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同时通过信号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入水口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下侧,所述第二入水口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上端。
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及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磁加热器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水套内近所述第一入水口处,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水套内近所述第二入水口处,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水套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实现了用电对发动机进行预热,避免了传统燃油预热不进行废气处理的方式,更加环保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液预热系统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电池,2逆变器,3第一水泵,4第一管路,5电磁加热器,6第一继电器,7整车控制器,8第二继电器,9第三继电器,10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管路,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发动机水套,14第三温度传感器,15第四温度传感器,16第四管路,17第二水泵,18第三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曦,未经陈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7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压式栓塞喷油泵
- 下一篇:三级链轮链条传动式生态过鱼水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