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刀耐用度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7378.8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板 滚轮驱动单元 测试主机 压合单元 主动滚轮 剪刀 本实用新型 测试系统 从动滚轮 复位气缸 感应单元 剪切支架 剪切装置 进料装置 牵引机构 耐用度 伸缩杆 测试过程 计数模块 进料滚筒 锁紧螺栓 准确率 绑带 剪断 套环 记录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刀耐用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装置、剪切装置和测试主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滚筒和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滚轮驱动单元、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主动滚轮与滚轮驱动单元连接,从动滚轮与主动滚轮配合;剪切装置包括剪切支架和夹板,夹板之间存在间隙,夹板上设有锁紧螺栓,夹板下方设有复位气缸,复位气缸的伸缩杆延伸至夹板之间,伸缩杆上设有套环,剪切支架上设有压合单元,压合单元设在夹板的上方,右侧夹板的右方设有U形槽,U形槽的最右端设有感应单元;测试主机内设有计数模块,压合单元、感应单元和滚轮驱动单元均与测试主机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的记录剪刀剪断绑带的次数,测试过程全自动,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刀测试装置,属于五金刀剪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剪刀耐用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剪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五金刀剪产品,一般用于剪切剪裁。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的剪刀的耐久剪切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剪刀生产制造过程中,最后有一个工序就是剪刀耐久剪切力的测试。传统的测试方式采用人工操作目测法,这种方式效率低,耗时耗力,而且无法准确记载剪切测试次数等数据。后来开始采用了一些自动化测试设备,但是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对于一般的中小生产型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涉及一种计数方便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的剪刀耐用度测试装置。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剪刀耐用度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进料装置、剪切装置和测试主机,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滚筒和牵引机构,牵引机构设在进料滚筒右侧,牵引机构包括滚轮驱动单元、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主动滚轮与滚轮驱动单元连接,从动滚轮与主动滚轮上下配合;所述的剪切装置设在牵引机构右侧,剪切装置包括剪切支架和左右对称的夹板,夹板之间存在间隙,夹板上设有锁紧螺栓,夹板下方设有复位气缸,复位气缸的伸缩杆延伸至两夹板之间,伸缩杆顶部设有套环,剪切支架上设有压合单元,压合单元设在夹板的上方,右侧夹板的右方设有U形槽,U形槽的最右端设有感应单元;所述的测试主机内设有计数模块,压合单元、感应单元和滚轮驱动单元均与测试主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滚轮支架,所述的主动滚轮和滚轮驱动单元设在滚轮支架的底部,滚轮支架的顶部设有上下驱动气缸,上下驱动气缸的下方设有从动滚轮支架,所述的从动滚轮设在从动滚轮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的压合单元包括初调螺杆和压合气缸,初调螺杆设在剪切支架的顶部,压合气缸安装在初调螺杆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的工作台的上表面设有测试机箱,测试机箱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的进料装置设在测试机箱内部的空腔内部,所述的剪切装置设在测试机箱的右侧,测试机箱的右侧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的测试主机镶嵌在测试机箱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的工作台的上表面位于夹板下方的位置设有废料出口,废料出口的下方设有收集箱。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牵引机构向剪切机构送料,实现全自动不间断送料,送料方便、匀速、平稳,送出的塑料绑带在剪切装置内用剪刀连续剪切,剪切产生的废料直接被收集箱收集,不会造成测试车间环境的污染,用计数模块对剪切次数进行记录,计数准确;当剪刀无法剪断塑料绑带后,塑料绑带与感应单元接触后立即停止送料和剪切,避免剪刀无法剪断绑带后系统继续运行而造成计数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剪刀耐用度测试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剪切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7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