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式挡雪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7967.6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0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伟;徐岩;薛春晓;胡昌涛;李舟;刘志;李凯崇;张立伟;韩龙武;杨松;李永刚;邹振兴;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扇页 横支撑 可调节 立柱 转柱 本实用新型 方向垂直 风吹雪 基础设置 转动连接 透风率 预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式挡雪墙,包括基础、立柱、转柱、挡风扇页和横支撑,所述基础设置于地面以下,所述立柱预埋于基础内部且高出地面,所述立柱间设置所述横支撑,所述横支撑与所述转柱转动连接,所述挡风扇页与所述转柱连接,所述挡风扇页工作时与风吹雪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角度式挡雪墙通过对挡风扇页旋转角度的调节,能够保持实时挡风扇页与风吹雪方向垂直,在透风率相同的情况下达到最优的挡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雪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式挡雪墙。
背景技术
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行的多相流的天气现象,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特殊流体,对车辆行驶有较大的危害性。
目前使用挡雪栅栏来阻挡风吹雪的危害。当风吹雪穿越挡雪栅栏时,一部分由于受到挡雪栅栏的阻挡作用,损耗风能,在挡雪栅栏前面形成涡流,使风吹雪的风速迅速下降,削弱气流带动雪粒的能量,使大量风吹雪雪粒沉积在挡雪栅栏前后,形成积雪。
不同透风率的挡雪栅栏对风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有着很大差异,透风率越低,阻挡效果越好,风速减弱程度也越大,但同时风速恢复得也越快,从而其影响范围越小。根据风洞试验理论,发现透风率为50%~60%的挡雪栅栏阻挡效果最佳;挡雪栅栏的走向与主风向垂直,效果最佳。然而现有公路上的挡雪墙安装和布设都是固定式的,且与主风向垂直,并未考虑其他风向和风向变化的情况,而挡雪墙的挡雪效果与风向有较大的关系,当挡雪墙风向与风吹雪方向平行时,基本起不到挡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式挡雪墙,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挡风扇页的旋转角度可调节,能够保持挡风扇页与风吹雪方向垂直,达到最优的挡雪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式挡雪墙,包括基础、立柱、转柱、挡风扇页和横支撑,所述基础设置于地面以下,所述立柱预埋于基础内部且高出地面,所述立柱间设置所述横支撑,所述横支撑与所述转柱转动连接,所述挡风扇页与所述转柱连接,所述挡风扇页工作时与风吹雪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横支撑为若干根,且从下至上均匀分布于所述立柱上。
优选的,最下侧的所述横支撑距离地面的最小距离为10cm,相邻的所述横支撑的间距为60cm-100cm。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立柱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转柱,相邻的所述转柱间距为60cm-100cm。
优选的,所述挡风扇页为带有窗框的挡雪网,所述窗框的大小为60cm×60cm-100cm×100cm。
优选的,所述挡雪网的透风率为50%-60%。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端与地面间还设置有斜拉筋。
优选的,最下侧的所述横支撑上套设有与所述转柱数量相等的第一锥齿轮,所述转柱上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最下侧的所述横支撑上一端连接有摇杆或电机。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角度式挡雪墙总高3m-8m,所述立柱、所述转柱和所述横支撑均由钢管制得。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角度式挡雪墙通过对挡风扇页旋转角度的调节,能够保持实时挡风扇页与风吹雪方向垂直,在透风率相同的情况下达到最优的挡雪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7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纵坡桥梁防滑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知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