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9998.5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4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韩振启;林家辉;鲍少华;吴毅;苏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丁建宝;李艳萍 |
地址: | 830094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梁 移动夹件 紧固组件 竖直部 支撑架 支承件 进给 墙体 支架 车床 本实用新型 调整支撑架 安装工程 常规工艺 平面桁架 受力体系 系统提供 固定件 人字形 方钢 制作 焊接 加工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属于建设及安装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1)、支承件(2)、移动夹件(3)、固定件(4)及进给紧固组件(5);所述支撑架(1)由两个L形侧臂(11)和一个人字形平面桁架(12)构成;采用支承件(2)与前悬吊梁(B1)和中悬吊梁(B2)连接,通过调整支撑架(1)及移动夹件(3)使L形侧臂竖直部(111)及移动夹件竖直部(31)与墙体(9)前、后侧贴近,再进一步通过调节进给紧固组件(5)完成与墙体(9)最终固定。在原受力体系不变的情况下,为悬吊梁系统提供了稳定性保障。主要部件采用方钢,采用车床、焊接等常规工艺制作,不需要进行特殊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设及安装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悬吊梁安装、固定作业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
背景技术
悬吊梁是指一端固定在附墙支座上,悬挂升降设备或防坠落装置等的悬挂钢梁,又称悬臂梁。梁的一端为不产生轴向、垂直位移和转动的固定支座,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工程力学受力分析中,属于比较典型的简化模型。在实际工程分析中,大部分实际工程受力部件都可以简化为悬吊梁。悬吊梁方式结构主要用于由于空间限止,另一端不宜设立管或墙来支承的场合作为承重构件,如伸出房屋外的阳台、外挑走廊、内挑环廊等。结构上有时用在沉降缝的一边,解决基础脱离,使各自沉降不相关联的问题。
现有技术悬吊梁安装过程中,实地情况复杂多样,特别是由于一些墙体妨碍的原因,使得原有悬吊梁支架无法正常架设。现场工人常常直接将悬吊梁担在墙上,这种做法非常不稳定,易发生危险,并且常常对部分建筑物混凝土或墙体造成破坏。
CN201410355613.7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悬吊梁的安装方法以及装有悬吊梁的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吊车悬吊梁安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悬吊梁安装效率,同时避免对建筑物混凝土造成破坏的悬吊梁的安装方法以及装有悬吊梁的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在进行建筑结构梁和顶板的施工之前,将悬吊梁预先吊放到相应的脚手架上,然后再进行梁和顶板的施工,等梁和顶板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悬吊梁的安装。由于预先将悬吊梁放置到脚手架上,后续安装悬吊梁时非常方便,避免了在顶板上通过打孔设置手拉葫芦来对悬吊梁进行提升安装。可有效的提高悬吊梁的安装效率,同时节省人力和施工投资,以及避免对建筑物混凝土的破坏。但是,该发明悬吊梁的安装方法需要适先搭建专用脚手架,增加了施工成本及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拆装方便。适用于悬吊梁的调装、固定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悬吊梁支架,包括支撑架、支承件、移动夹件、固定件及进给紧固组件。
所述支撑架由两个L形侧臂和一个人字形平面桁架构成;所述人字形平面桁架由横杆、立管及两根斜支撑杆焊接而成,立管位于横杆上方中部且垂直横杆,两根斜支撑杆位于立管两侧且拉结立管与横杆两侧,形成稳定的桁架支撑结构;所述两个L形侧臂平行、对称分布于人字形平面桁架两侧,L形侧臂竖直部自由端垂直向下,L形侧臂水平部自由端向后,中部与人字形平面桁架的横杆垂直焊接,使人字形平面桁架整体垂直于两个L形侧臂水平部构成的平面;所述两个L形侧臂水平部自由端均匀设置3-5个贯穿的栓孔,用于与移动夹件及固定件配合安装固定。
所述支承件位于支撑架上方,呈T字形,上部的T字头水平部分为承台,用于承载悬吊梁;下部的竖直部分为插杆,插入安装到人字形平面桁架的立管中,形成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套管安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9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