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音量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2382.3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6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宁;徐银龙;刘棒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23;H04M1/725;G06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音量 听力损伤 音量调节 听力 音量调节模块 音量调节键 调节装置 音量 频段 手机 损伤 扬声器 音频处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 策略调整 手机电量 响度调整 音量增加 噪声污染 频率段 全频段 听筒 按钮 规律性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听力下降或听力损伤者的手机音量调节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音量调节键或按钮、音频处理模块、扬声器和听筒,以及专门用于手机音量调节功能的模块。手机上的音量调节键直接控制音量调节模块来实现音量调节策略。所述装置根据听力下降或损伤者的听力损伤特征,来设置音量调节模块中的音量调节策略,即根据不同频段的听力损伤程度,规律性地对不同频段进行响度调整。以上所述装置可以使得在整体音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根据音量调节策略调整各个频率段的音量,让听力下降或损伤者更容易听到手机播出的声音,同时不产生噪声污染。因为不是全频段的音量增加,故该系统也可达到手机电量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音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针对老年人开发了多种手机产品,这些产品针对大多数老年人听力下降或损伤的实际情况,往往在手机中采用大功率扬声器,使得手机能发出很响亮的声音,无论是来电铃声还是音频播放,都能发出很大的声音。每上下调节一级音量,声音在每个频段都进行同样比例的调节,也即音量调节系统针对声音每个频段是线性增加或减少的。通过调整手机上的音量增加键,不断增加播放出的声音响度,每次调整音量键,都是声音整体上的增加,也即整个频率段上声音幅度的提升,使得声音响度有大幅度的增加。这样一种设计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让他们更容易听到手机发出的各种声音。但是这一设计也有着相应的缺陷,一是声音太响产生了很大的环境噪声污染,使得周围的人群产生很大的厌恶感,二是采用大功率的扬声器进行音频播放时,使得手机电池能耗很大,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长。总之,目前手机产品采用大功率扬声器获得了大音量,却带来的负面效应:噪声污染和电池电量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音量调节系统,该系统针对听力下降或者听力损伤者的听力特征,设计了音频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对要播放的音频信号的特殊处理,来完成音量的调节功能。所以不像传统的手机音量调节方案——音量调节键或按钮直接控制扬声器或听筒的播放音量的大小,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专门的音量调节模块来完成音量调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音量调节系统包括音量调节键或按钮、音量调节模块、音频处理模块、扬声器和听筒,其中音量调节模块包含滤波器组模块、放大模块组和信号合成模块。放大模块组包括第一放电模块、第二放大模块、……、第n放大模块。
上述的手机音量调节系统,音量调节键或按钮与音量调节模块相连,所述音量调节键或按钮发出音量增加或减少指令到音量调节模块。
上述的手机音量调节系统,音频处理模块与音量调节模块相连,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输出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到音量调节模块。
上述的手机音量调节系统,音量调节模块与扬声器和听筒相连,所述音量调节模块输出调整后的音频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或者听筒进行播放。
上述的手机音量调节系统,所述音量调节模块中首先将来自音频处理模块的音频信号输入到音量调节模块中的滤波器组模块,所述滤波器组模块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各个不同频率段的信号,然后输入到放大模块组中对应的各个不同频段的放大模块,再根据相应的音量调整策略对各个频段音频信号的音量分别进行放大调整,然后将所有通过放大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输入到信号合成模块进行合成处理,将不同频段分别进行处理后的信号合成为全频信号,最终输出到扬声器或听筒。
上述的手机音量调节系统,所述音量调节模块针对不同听力下降或损伤者的听力特征,对音频信号在各个不同频段的分别进行音量调整,也即每次上下调整一级音量,根据调音策略对音频信号各个频段进行不同幅度的增减,而非按同样的比例进行增减,使得音量调节键或按钮形成一个非线性的调节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2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