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高压线固定装置及走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2622.X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4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柱;李世斌;齐健申;马巍凌;李开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 |
地址: | 442013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高压线 固定装置 走线结构 新能源汽车 走线 平行 电缆 高压直流回路 本实用新型 电缆穿过 辐射发射 走线方式 最小化 横梁 分置 减小 整车 直梁 检测 保证 | ||
1.一种动力电池高压线固定装置,包括横梁(7)和第一直梁(8),所述横梁(7)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直梁(8)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7)内部平行设置有两排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直梁(8)内部平行设置有两排固定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高压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为扎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高压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固定组件的间距小于30mm。
4.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高压线固定装置的动力电池高压线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动力电池(1)、第二动力电池(2)、总正电缆(3)、串联电缆(4)、第一总负电缆(5)、第二总负电缆(6),所述第一动力电池(1)的正极连接所述总正电缆(3),所述第二动力电池(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总负电缆(5),所述第二总负电缆(6)连接所述第一总负电缆(5),所述第二动力电池(2)的正极和所述第一动力电池(1)的负极通过所述串联电缆(4)连接,所述总正电缆(3)与第二总负电缆(6)平行设置在第一直梁(8)内,所述串联电缆(4)与所述第一总负电缆(5)平行固定于横梁(7)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高压线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7)的横截面为L型,并在沿其长度方向上等距设有若干个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高压线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7)由互相垂直的宽面与窄面组成,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宽面内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高压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电缆(4)与所述第一总负电缆(5)的间距小于30mm。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高压线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所述串联电缆(4)穿过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连接在第一动力电池(1)的负极与第二动力电池(2)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一总负电缆(5)穿过第二通孔(11)与第二动力电池(2)的负极与第二总负电缆6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高压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梁横截面为槽型,所述第二总负电缆(6)与总正电缆(3)的间距小于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26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启动电瓶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 下一篇:一种电瓶固定装置及车架电瓶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