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3577.X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6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下无漏防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63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防水材料 密封塞 活塞 曲轴 灌浆设备 单向阀 喷出 支板 喷头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顶部安装 壳体顶部 螺钉连接 伺服电机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液体通过 出水头 水箱 弹簧 挤入 入壳 通口 握杆 气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侧通过螺钉连接有伺服电机,壳体的内部设有曲轴,所述曲轴的两端外侧均套设有连杆,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塞,壳体的顶部内侧和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支板、弹簧、通口和密封塞,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出水头,当活塞在连杆的带动下向下移动时,在气压的作用下会将壳体一侧的密封塞打开,并将防水材料箱或水箱内的液体抽入壳体,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壳体一侧的密封塞关闭,壳体顶部的密封塞打开,并将液体通过支板挤入握杆内,通过喷头使水和防水材料交替喷出,反应更加均匀,且每次喷出都是定量,不易产生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背景技术
防水性注浆液是由亲水性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而成的未端含有异氰酸根基团的一种高分子化学灌浆材料。该材料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弹性胶状固结体,从而达到很好的止水目的,是一种新型防水堵漏高压灌注材料。在对墙体等裂缝进行修补时,多是使用漏斗将浆液灌入后加水进行反应结体,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浆液倾倒过多造成浪费,或者倾倒过少导致固定效果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灌浆无法定量导致浪费或固定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内侧通过螺钉连接有伺服电机,壳体的内部设有曲轴,所述曲轴的两端外侧均套设有连杆,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塞,壳体的顶部内侧和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支板、弹簧、通口和密封塞,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出水头,所述出水头的顶部套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握杆,所述握杆的末端安装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曲轴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外侧,且曲轴所在壳体外侧的一端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套设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的外侧套设有同步带。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顶端焊接有套环,所述活塞的底部也镶嵌有套环,连杆和活塞通过套环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水材料箱的内部,壳体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和顶部均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口,支板的内侧卡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末端胶黏有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壳体的内部安装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电后利用同步带带动曲轴在壳体的内部转动,并在曲轴的两端外侧套设连接连杆,通过曲轴转动带动连杆末端的活塞做往复运动。
2、当活塞在连杆的带动下向下移动时,在气压的作用下会将壳体一侧的密封塞打开,并将防水材料箱或水箱内的液体抽入壳体,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壳体一侧的密封塞关闭,壳体顶部的密封塞打开,并将液体通过支板挤入握杆内,通过喷头使水和防水材料交替喷出,反应更加均匀,且每次喷出都是定量,不易产生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水材料灌浆设备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单向阀、3同步带、4水箱、5防水材料箱、6曲轴、7连杆、8活塞、9第一抽水管、10第二抽水管、11出水头、12出水管、13握杆、14喷头、15伺服电机、21支板、22弹簧、23通口、24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下无漏防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下无漏防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3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