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径专用自检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3706.5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3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菲;黄国富;孙丽娟;李卫荣;刘培玉;李荣慧;叶翠芳;谭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毛伟碧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握 通孔 圆柱通孔 上圆柱 下圆柱 检具 自检 本实用新型 顶面 不良因素 人员要求 正负公差 中间圆柱 轴向贯穿 检测 重合 底面 轴向 平行 金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径专用自检检具,适用检测外径尺寸为152.3毫米的工件,包含金属的手握圆柱体及沿手握圆柱体的轴向贯穿手握圆柱体的顶面和底面的圆柱通孔。手握圆柱体的底面和顶面各为平面且相互平行,圆柱通孔的轴心与手握圆柱体的轴心相重合,且圆柱通孔沿手握圆柱体的轴向由上至下依次包含上圆柱通孔、中间圆柱通孔及下圆柱通孔,上圆柱通孔及下圆柱通孔中一者的孔径尺寸为152.3毫米且正负公差范围为0.05毫米,上圆柱通孔及下圆柱通孔中另一者的孔径尺寸为152.25毫米,手握圆柱体的直径为176至18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专用自检检具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并具有检测效率快、降低品质不良因素及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检测外径尺寸为152.3毫米的工件的外径专用自检检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机械生产加工场合中,离不开检具使用,而目前使用最多的用于对工件外径和内径进行尺寸测量的检具就是卡尺。其中,在卡尺测量工件的外径时,此时由操作人员操作卡尺,使卡尺的双外爪头共同夹持工件,然后再由操作人员从卡尺中相应的读数区域去获得工件的外径尺寸。
但是,由于卡尺本身的读数本身相对复杂,且双外爪头对工件夹持是否正确会影响到测量的工件之外径尺寸,因此,使得现有的卡尺在对工件的外径测量时存在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过程复杂、批量测量不良风险较大及成本高的缺陷。
因此,亟需一种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并具有检测效率快、降低品质不良因素、降低成本及结构简单的外径专用自检检具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并具有检测效率快、降低品质不良因素、降低成本及结构简单的外径专用自检检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专用自检检具适用检测外径尺寸为152.3毫米的工件,包含金属的手握圆柱体及沿所述手握圆柱体的轴向贯穿所述手握圆柱体的顶面和底面的圆柱通孔。所述手握圆柱体的底面和顶面各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圆柱通孔的轴心与所述手握圆柱体的轴心相重合,且所述圆柱通孔沿所述手握圆柱体的轴向由上至下依次包含上圆柱通孔、中间圆柱通孔及下圆柱通孔,所述上圆柱通孔及下圆柱通孔中一者的孔径尺寸为152.3毫米且正负公差范围为0.05毫米,所述上圆柱通孔及下圆柱通孔中另一者的孔径尺寸为152.25毫米,所述手握圆柱体的直径为176至180毫米。
较佳地,所述上圆柱通孔及下圆柱通孔的圆周内壁各镀有层厚为0.01至0.02毫米的防刮耐磨层。
较佳地,所述防刮耐磨层的层厚为0.01毫米或0.02毫米。
较佳地,所述中间圆柱通孔的孔径尺寸为133.50毫米。
较佳地,所述手握圆柱体的直径尺寸为176毫米、178毫米或180毫米。
较佳地,所述手握圆柱体的外侧面镀有硬质的耐磨层。
较佳地,所述耐磨层的层厚为0.1至0.2毫米。
较佳地,所述手握圆柱体的外侧面与底面的交接处呈倒圆角布置,所述手握圆柱体的外侧面与顶面的交接处呈倒圆角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37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壳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插芯自动外径检测机进料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