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器防逆接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4044.3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9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言圣;张健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7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逆 充电器 充电单元 降压单元 输出端 输入端连接 控制芯片 整流单元 电瓶 本实用新型 充电电路 稳压单元 引脚 输出交流电压 场效应管 电瓶充电 散热装置 使用寿命 三极管 输入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防逆接充电电路,适用于充电器对电瓶充电的过程中,其中包括:整流单元,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充电器的输出交流电压连接;降压单元,降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稳压单元,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降压单元的输出端;防逆接充电单元;防逆接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降压单元的输出端,防逆接充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电瓶连接;防逆接充电单元内设置一防逆接控制芯片,防逆接控制芯片的16引脚通过一第一三极管连接一对场效应管,防逆接控制芯片的2引脚与电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无需外加散热装置,且使用寿命长,经济适用,性能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防逆接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充电器是采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一种静止变流装置。充电器主要分为工频充电器和高频充电器二种,高频充电器转换效率高于工频,已经广泛应用,如电动汽车及电瓶车等。在以蓄电池为工作电源或备用电源的用电场合,充电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市面上充电器多数采用输出端串联二极管方式或串联继电器方式做防逆接。如果充电器采用串联二极管方式,那么二极管存在电压降发热量大的问题,需要外接散热器。如果充电器采用串联继电器方式,继电器属于机械结构有使用寿命,往往存在产品没到使用寿命,继电器已经老化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充电器防逆接充电电路。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电器防逆接充电电路,适用于充电器对电瓶充电的过程中,其中包括:
一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充电器的输出交流电压连接;
一降压单元,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
一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出端;
一防逆接充电单元;所述防逆接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防逆接充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瓶连接;
所述防逆接充电单元内设置一防逆接控制芯片,所述防逆接控制芯片的16引脚通过一第一三极管连接一对场效应管,所述防逆接控制芯片的2 引脚与所述电瓶连接;
所述防逆接控制芯片型号为HR6P73P8DBL或HR6P73P8DBL。优选的,一对所述场效应管包括第一场效应管与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一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瓶。
优选的,所述整流单元为全桥整流电路;
所述全桥整流电路包括四个首尾连接的第一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降压单元包括变压器和降压芯片;
所述降压芯片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串联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端。
优选的,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防逆接充电单元并联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端。
优选的,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防逆接控制芯片的2引脚与所述电瓶之间连接一第一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防逆接控制芯片的9引脚通过一第三电阻连接一第二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4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约型分体式充电桩
- 下一篇:新型太阳能移动电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