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植筋拉拔检测支撑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4602.6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彬;董现阔;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麒麟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环 植筋 支撑环 穿设孔 本实用新型 拉拔检测 分体式 可转动 转动轴 拉环 闭合状态 建筑检测 锁合机构 转动打开 转动连接 分离环 上表面 穿出 穿设 环体 省力 省时 锁合 套合 费力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植筋拉拔检测支撑环,涉及建筑检测领域,解决了传统支撑环穿设植筋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可转动打开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两侧表面上分别固定有拉环,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在闭合状态下,支撑环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可供植筋穿过的穿设孔,拉动所述拉环转动打开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可从植筋下方将植筋套设在所述穿设孔中;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锁合环体的锁合机构。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转动打开支撑环的两个分离环体并从植筋下方直接套合,使植筋从穿设孔中向上穿出,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植筋拉拔检测支撑环。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常需要将钢筋植入到混凝土中,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连接,使两者能够协同工作以承担各种外界荷载产生的应力、弯矩、扭矩等。一般植筋48-72小时后,可采用千斤顶对所植钢筋进行拉拔检测试验。为减少千斤顶对植筋附近混凝土的约束,千斤顶下方一般用支撑环架空,然后用千斤顶加载至植筋界面破坏。
实际中,植筋一般会伸出地面一定长度,需要人工将支撑环架起从植筋的顶端由上而下套入,而且需要对准支撑环上用于穿设植筋的穿设孔,由于穿设孔的孔径较小,操作十分不便,并且耗费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植筋拉拔检测支撑环,可将支撑环的两个分离环体从植筋下方进行套合,操作简单而且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植筋拉拔检测支撑环,包括可转动打开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两侧表面上分别固定有拉环,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在闭合状态下,支撑环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可供植筋穿过的穿设孔,拉动所述拉环转动打开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可从植筋下方将植筋套设在所述穿设孔中;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锁合两个环体的锁合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转动打开支撑环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从植筋下方将植筋套设在穿设孔处,然后闭合环体,使用锁合机构将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进行锁合,植筋即从支撑环上表面的穿设孔中穿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远离转动轴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啮齿和第二啮齿,所述第一啮齿和第二啮齿可相互配合插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闭合环体时,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啮齿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上盒体,所述第二啮齿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下盒体,所述锁合机构设置在上盒体与下盒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锁合机构合理地安装在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上,并且锁合盒可以对锁合机构进行有效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锁合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上盒体内壁上方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下方抵接有插接杆;所述下盒体的内壁上固定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杆可插设进插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轮廓的合理设计可以使插接杆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固定的行程,凸轮旋转,插接杆向下运动至最大推程的过程中,完成锁合过程,接下来凸轮继续旋转,插接杆在回程过程中从插接槽中退回,锁合机构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上盒体的内壁上位于凸轮的下方固定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插接杆穿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第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一端抵紧在第二限位板上,另一端抵紧在定位套上,插接杆向下运动时,弹簧被压缩,凸轮继续旋转时,由于弹簧弹力作用,插接杆又可继续向上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麒麟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麒麟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4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