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0665.2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黎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健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湿地 厌氧池 农村生活污水 生态排水沟 处理设施 沉砂池 氧化塘 格栅 人工湿地处理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结构 抗冲击负荷 有机物含量 污水 分散分布 减少污染 连接稳定 生态环境 维护管理 周边设置 高度差 稳定塘 无动力 氮磷 砖砌 地势 污水处理 分解 地下 吸收 |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包括有格栅沉砂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及氧化塘,格栅沉砂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和氧化塘采用地势高度差依次分散分布设置,且其均设置在地下,并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厌氧池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结构简单,无动力损耗,维护管理方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与周边生态环境相适应,且通过在人工湿地的周边设置生态排水沟,并通过其连接稳定塘,能够使满溢的污水通过生态排水沟和稳定塘吸收氮磷,通过分解降低有机物含量,使人工湿地的周边减少污染,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中有部分管网,大部分排水通过直排式合流管渠,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附近氧化塘,经过沉淀处理后,再通过附近水体统一汇入到水库。
但农村内大部分明渠长期缺乏维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污水直排造成水体严重污染,造成村中水体发黑发臭,富营养化等现象,淤积渠道滋养蚊蝇,卫生条件差,排水现状严重影响村内居民的生存环境,留下严重的安全卫生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采用合适的环境整治方案,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饮用水源,针对污水特性,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的设施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并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包括有格栅沉砂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及氧化塘,所述格栅沉砂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和氧化塘采用地势高度差依次分散分布设置,且其均设置在地下,并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结构,所述格栅沉砂池与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该格栅沉砂池的高水位处设置有污水总水管,该污水总水管连接有污水支渠若干条,所述格栅沉砂池的内部根据污水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粗格栅、细格栅和隔油网,且该粗格栅、细格栅和隔油网分别可拆卸连接格栅沉砂池,所述厌氧池内连接有填料支架和铺设有组合填料,所述厌氧池与人工湿地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转池,该厌氧池与第一中转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人工湿地包括有一级湿地处理区和二级湿地处理区,并通过水体流向依次设置,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一侧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连接第一中转池,另一侧与二级湿地处理区之间设置有第二中转池,该第二中转池与一级湿地处理区和第二中转池与二级湿地处理区分别采用水位调节布水管连接,所述二级湿地处理区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连接稳定塘,该稳定塘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连接第三中转池,所述第三中转池连接氧化塘,该氧化塘连接有水渠若干条,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和二级湿地处理区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湿地植物,外侧分别围绕设置有生态排水沟,该生态排水沟连接氧化塘。
进一步,所述粗格栅、细格栅和隔油网分别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65°至75°,且粗格栅与细格栅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折流板,并通过折流板使厌氧池分离有隔室若干个,所述隔室内均设置有填料支架和铺设有组合填料。
所述组合填料为生物填料,其包括有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
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所述二级湿地处理区为垂直流人工湿地。
所述水位调节布水管均呈L型结构,可根据进出水情况调节水位。
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和二级湿地处理区均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使污水呈水平潜流或表流方式运行,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和二级湿地处理区的进水采用上部进水、水平出水,出水采用水平进水、上部出水,均采用可调水位管控制液位。
所述湿地植物的下方设置有湿地填料,该湿地填料为不同粒径碎石料粒和粗砂粒。
所述湿地植物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8至10株。
所述湿地植物的上方设置有操作走道,外侧四周围绕设置有护栏,该护栏采用不锈钢管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健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健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0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活性染料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硅砂蓄水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