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防震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1066.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9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侯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天佑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环 防震圈 内凸部 圆心 改进型 钢瓶 内环 气瓶 本实用新型 间隔布置 中心环绕 方便本 内环面 有效地 圆环状 拆装 倾倒 滚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防震圈,包括防震圈本体,所述防震圈本体包括防震环和若干个内凸部,以所述防震环围绕的一侧为内侧,相对一侧为外侧,所述防震环的内环面呈圆环状,各所述内凸部均以所述防震环的圆心为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内环面处,且各所述内凸部均朝向所述内环的圆心,而且各所述内凸部间隔布置。采用上述结构后,一方面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另一方面在气瓶或钢瓶倾倒时能够有效地阻止气瓶或钢瓶持续滚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气体气瓶防震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型防震圈。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瓶或钢瓶重心高、重量大,在搬运或运输中,通过需要在气瓶或钢瓶上套装两只防震圈,且传统的防震圈为橡胶圈,其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气瓶瓶体受到直接冲撞以及预防搬运过程中出现抛、滑、滚或碰等野蛮装卸方法时,造成气瓶或钢瓶瓶体产生伤痕或变形,同时还能减少瓶身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防震圈存在以下问题:1、防震圈的内径小于气瓶的外径,需使用专用设备才能将防震圈牢固套装在气瓶瓶体上,防震圈拆装不方便。2、钢瓶倾倒后,由于防震圈也是圆形,不能有效阻止钢瓶的进一步滚动,尤其是倾倒在斜坡上时,钢瓶会继续滚动造成更多的破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在上述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防震圈,其方便拆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防震圈,包括防震圈本体,所述防震圈本体包括防震环和若干个内凸部,以所述防震环围绕的一侧为内侧,相对一侧为外侧,所述防震环的内环面呈圆环状,各所述内凸部均以所述防震环的圆心为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内环面处,且各所述内凸部均朝向所述内环的圆心,而且各所述内凸部间隔布置。
所述防震环的外环面具有外凸部或棱角。
所述外环面呈圆环状,所述外凸部具有若干个,各所述外凸部均以所述防震环的圆心为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环面,且各所述外凸部间隔布置。
各所述内凸部和各所述外凸部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所述内凸部和所述外凸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相拼接形成球状。
各所述内凸部和各所述外凸部交错布置。
所述防震环、所述内凸部和所述外凸部一体成型。
所述外环面呈方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防震环的内环上设置若干个内凸部,且各内凸部间隔设置,这样,在防震圈本体套装于气瓶或钢瓶的顶部或底部后,内环面与各内凸部之间具有间距,借助简单的木片或扁平杆(如J形扁平杆)等工具插入对应一个间距内,方便撬动防震圈本体沿气瓶或钢瓶的瓶身移动至相应的位置处;反之,当从气瓶或瓶处拆卸防震圈本体时,借助前述的工具能够快速、省力地将防震圈本体沿气瓶或钢瓶的瓶身拆卸下来。
(2)、外环为具有棱角或凸部的外环,这样,气瓶或钢瓶倾倒在地面滚动时,外环的相应部位与地面相接触,因凸部或棱角的原因,能够阻碍气瓶或钢瓶滚动,从而阻止气瓶或钢瓶持续滚动。
(3)、由于相对应的外凸部和内凸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相拼接形成球状,这样,一方面能够阻止气瓶倾倒时气瓶持续滚动,另一方面拆卸防震圈本体时,人工或借助前述简单的工具即可使防震圈本体在各个球状部位的作用下沿瓶身翻转或滚动拆卸下来,由于各个球状部位与瓶身接触并沿瓶身翻转或滚动时的摩擦力相对较小,使得人工或借助工具时无需耗费很大的力气即可将防震圈本体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天佑,未经侯天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1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拆装运输的工业气瓶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放置平稳的储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