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1360.3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张暄;唐英义;徐德豪;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武;张暄 |
主分类号: | H02G9/04 | 分类号: | H02G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体 太阳能发电 电缆布线槽 侧板 疏水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槽盖盖合 底板连接 故障维修 疏水效果 相对设置 布线槽 进线口 透水板 槽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上面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上方设有槽盖,槽盖盖合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两个侧板相对设置且分别与底板连接形成U形结构的槽体;所述底板为透水板;所述侧板上分别设有进线口。该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故障维修方便且布线槽内部疏水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路面线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路面在铺设过程中,太阳能发电组件通过接线槽与电缆连接,通过在路面开槽,将电缆进行地埋。在电缆地埋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将电缆外部采用保护措施处理后,直埋于槽沟内,这种方式由于需要配合大量的电缆保护措施,因此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二,将电缆置于线槽内,盖合线槽盖板,将线槽直埋于槽沟内,这种将电缆地埋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若需将与接线槽连接的电缆置于线槽内时,需打开线槽盖板,电缆自线槽的上方进入线槽,电缆操作不方便;二是当电缆某段出现故障时,需将整个线槽打开进行维修,导致维修工程量大;三是电缆置于线槽的底部,线槽内虽有排水口,但是由于线槽底部与槽沟直接接触,导致线槽内的水不易排出,容易对电缆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具体为一种槽体的底面设有支座、槽体的侧壁设有进线口且底板为透水板的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该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故障维修方便且布线槽内部疏水效果好的优点。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上面设有槽体,支座支承槽体;所述槽体的上方设有槽盖,槽盖盖合槽体,便于将布线槽埋于槽沟内;
所述槽体包括两个侧板和一个底板,两个侧板相对设置且分别与底板连接形成U形结构的槽体;
所述底板为透水板,当水进入布线槽时,可通过底板迅速排出;
所述侧板上分别设有进线口,与接线盒连接的电缆可通过进线口进入布线槽内,当电缆故障时,可对进线口处的电缆依次进行排查,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所述底板为网状板,具有快速排水的优点。
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疏水单向阀,当无水进入布线槽内时,底板处于密封状态。
所述进线口为自侧板的顶端向其底端挖开形成的孔。
为进一步提高电缆的规整度,所述槽体的侧板的内侧设有理线挂钩,可对自进线口进入布线槽的电缆进行理顺。
所述两个侧板与底板垂直设置,可增大槽体的体积,增大槽体的容纳量。
所述槽体为金属槽体、树脂增强树脂镶嵌金属槽体或玻璃纤维增强树脂镶嵌金属槽体中的一种,便于实现该装置的漏电接地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太阳能发电路面专用疏水电缆布线槽可直接将电缆置于槽体内,无须配合其他线缆防护措施,在对电缆提供保护的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通过在槽体的侧板上设置进线口,解决了直埋于线槽内的方式在电缆某段出现故障时,需要全部挖开进行检测维修的弊端,仅需依次对进线口内的电缆进行故障排查,根据故障排查结果进行定点维修,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布线槽底板为透水板的设置,可有效解决布线槽底部聚水的缺点;底板下面支座的设置,可使槽体离地,使水能够迅速、有效的排出布线槽。
附图说明
图1为布线槽与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槽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支座,2-槽体,201-侧板,202-底板,3-槽盖,4-疏水单向阀,5-进线口,6-理线挂钩,7-路面,8-槽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武;张暄,未经李武;张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1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