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强酸铜铁液结晶稠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1573.6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5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张平;祝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一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3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稠厚器 导流管 焊接 进料管 耐强酸 上表面 内衬 铜铁 本实用新型 固定导流管 法兰固定 罐体内部 螺栓固定 液体流动 中部位置 出料管 结晶液 防酸 支架 防腐 电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强酸铜铁液结晶稠厚器,包括内衬塑材质的罐体和焊接在罐体内部顶端的导流管,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进料管的一端,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导流管,且罐体的底部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罐体的上表面中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可以收集铁或铜的结晶液,并且罐体的自身形状可以让晶体集中在底部;罐体为内衬塑材质,提高了罐体自身的防酸防腐的能力,从而延长了罐体的正常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整个稠厚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在导流管与罐体之间增添有起到固定导流管作用的支架,当液体流动时可以保证整体的稳定平衡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稠厚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强酸铜铁液结晶稠厚器。
背景技术
稠厚器又称增稠器或增浓器,用以浓集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沉降器,有锥形、圆筒形、方形等型式,为了某种需要,也有设计成多层式的,大型增稠器多是锥形底的圆筒,悬浮液由中央送液槽流入,清液由周边溢出经流出槽排出,器中有缓慢移动的耙,使沉淀物或沉渣集向器底中心,集中后经排出导管排出。
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稠厚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其自身并不具备耐强酸腐蚀的功能,进而促使稠厚器自身的正常使用寿命普遍较短的现象发生;导流管是稠厚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导流管与稠厚器的罐体之间缺少支撑结构,当通过进料管向罐体中注入液体,液体流经导流管时,从而造成导流管发生左右晃动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整体的稳定平衡性能,产生平衡流体冲力,另外,由于稠厚器的罐体缺少泄压装置,当罐体内部的压强逐渐增大时,内部气体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强酸铜铁液结晶稠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强酸铜铁液结晶稠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稠厚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其自身并不具备耐强酸腐蚀的功能,进而促使稠厚器自身的正常使用寿命普遍较短的现象发生;导流管是稠厚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导流管与稠厚器的罐体之间缺少支撑结构,当通过进料管向罐体中注入液体,液体流经导流管时,从而造成导流管发生左右晃动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整体的稳定平衡性能,产生平衡流体冲力,另外,由于稠厚器的罐体缺少泄压装置,当罐体内部的压强逐渐增大时,内部气体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强酸铜铁液结晶稠厚器,包括内衬塑材质的罐体和焊接在罐体内部顶端的导流管,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进料管的一端,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罐体的底部通过法兰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罐体的上表面中部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支座的内部,并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罐体的上表面以及导流管的内部并且以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罐体的内部以导流管的水平中心线为基线对称安装有两个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支架,所述罐体的上表面靠近支座的一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壳体、进气管、出气管、活动挡板、第二传动杆、复位弹簧、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L型压力推板和凸起块,所述壳体的底部嵌入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罐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嵌入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承压板,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二承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压力推板,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出气管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凸起块。
进气管左侧隔板和进气管右侧隔板上均设置有设有螺纹的通孔,在罐体对应位置设有与其匹配的设有螺纹的通孔,螺栓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与罐体上的通孔,然后套上垫圈,拧紧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管为一种“L”字形的构件,所述出料管出液口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一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一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1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热板结构及冷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苏打生产的碳化结晶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