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2298.X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德实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53 | 分类号: | F16K31/53;F16N1/00;F16N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蜗轮 蜗杆 蜗轮头 固装 注油 开关指示器 啮合连接 免拆卸 螺纹 壳盖 本实用新型 封闭螺栓 螺栓连接 排气孔处 外壁顶部 影响阀门 排气孔 注油嘴 弹簧 嵌装 手轮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包括壳体、壳盖、蜗轮及蜗杆,在壳体的前面通过螺栓连接壳盖,在壳体内蜗轮和蜗杆啮合连接,在壳体外的蜗杆与手轮固装,在壳体外固装蜗轮开关指示器,蜗轮开关指示器与壳内蜗轮固装,在壳体的外壁顶部蜗杆侧嵌装弹簧注油嘴,在壳体底部制有一螺纹排气孔,在螺纹排气孔处啮合连接一封闭螺栓。本蜗轮头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完成注油,不影响阀门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涉及蜗轮头,尤其是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
背景技术
蜗轮头是控制阀门开启及介质流量的机构,传统蜗轮头内部无法注油,只能靠出厂时抹一些润滑油润滑,然而这种蜗轮头其缺点为经过长期使用风化,内部润滑油消耗完后,蜗轮头开关动作会卡涩,导致蜗轮头失效。因此需定期给蜗轮头添加润滑油,而每次蜗轮头添加油时须将壳盖拆下,操作繁琐,且会影响蜗轮头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操作简单,在蜗轮头使用过程中完成注油,不影响阀门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包括壳体、壳盖、蜗轮及蜗杆,在壳体的前面通过螺栓连接壳盖,在壳体内蜗轮和蜗杆啮合连接,在壳体外的蜗杆与手轮固装,在壳体外固装蜗轮开关指示器,蜗轮开关指示器与壳内蜗轮固装,在壳体的外壁顶部蜗杆侧嵌装弹簧注油嘴,在壳体底部制有一螺纹排气孔,在螺纹排气孔处啮合连接一封闭螺栓。
而且,在螺纹排气孔两侧的壳体上对称穿装两限位螺栓。
而且,在壳体与壳盖间放置有密封垫。
而且,在壳体的后面对称制有四个与阀体连接的螺纹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蜗轮头在壳体的外壁顶部蜗杆侧嵌装弹簧注油嘴,在壳体底部制有一螺纹排气孔,通过注油嘴向壳体内注入膏状润滑油,保证蜗轮头内部润滑油完全充满,可以使蜗轮头长期使用而不卡涩。
2、本蜗轮头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完成注油,不影响阀门正常使用。
3、本蜗轮头壳体和壳盖间放置有密封垫,可有效防止润滑油外溢。
4、传统蜗轮头与阀体相连的螺栓孔为通孔,本蜗轮头将通孔改为盲孔,避免润滑油从该孔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蜗轮头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蜗轮头的内部结构图(去掉壳盖);
图4为本蜗轮头注满油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免拆卸注油型蜗轮头,包括壳体7、壳盖1、蜗轮9及蜗杆3,在壳体的前面通过螺栓连接壳盖,在壳体内蜗轮和蜗杆啮合连接,在壳体外的蜗杆与手轮4固装,在壳体的外壁顶部蜗杆侧嵌装弹簧注油嘴2,在壳体底部制有一螺纹排气孔6,在螺纹排气孔处啮合连接一封闭螺栓,防止润滑油外溢,在螺纹排气孔两侧的壳体上对称穿装两限位螺栓10,用于限定蜗轮的行程,在壳体外固装蜗轮开关指示器5,蜗轮开关指示器与壳内蜗轮固装。
为避免漏油,在壳体与壳盖间放置有密封垫。
而且,在壳体的后面对称制有四个螺纹盲孔7,该螺纹盲孔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
本蜗轮头的使用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德实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德实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2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心对夹气动蝶阀
- 下一篇:一种单点触碰双信号传输型蜗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