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子交换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3620.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2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苏福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福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7/022 | 分类号: | B01J47/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交换柱 离子交换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间隔设置 出料口 导流管 进料口 内缘 竖直 贯穿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竖直贯穿有支柱,支柱的外部由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环状离子交换板,环状离子交换板靠近内缘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该离子交换柱能够高效地进行离子交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柱。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柱是指用来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柱状压力容器,是管柱法离子交换的交换设备。采用圆筒形交换柱,溶液从柱的一端通入,与柱内呈密实状态的固定离子交换树脂层或流动状态离子交换树脂床充分接触,进行离子交换。若交换后的溶液已达到预定要求,或离子交换树脂已呈饱和状态,就从生产线上切断柱交换,在同一柱中或其他柱内用解吸液解吸,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后用于下次交换。采用离子交换柱,相当于将柱内离子交换树脂分多批次与溶液进行交换反应,交换后的溶液及时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流过离子交换树脂床的溶液成分随时间和床高度变化。
现有的离子交换柱一般是是将交换树脂灌满柱子的内部,这种方式虽然通过交换树脂的数量众多而达到了提高交换效率,但是从经济角度以及从流体的流动速率上考虑,该离子交换柱的成本以及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柱,该离子交换柱能够高效地进行离子交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竖直贯穿有支柱,支柱的外部由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环状离子交换板,环状离子交换板靠近内缘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地,支柱为转轴,支柱的端部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和/或底部。
优选地,驱动单元为转动电机。
优选地,环状离子交换板自外壳的外部向内部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优选地,自外壳的外部向内部的方向,导流管逐渐向上倾斜。
优选地,环状离子交换板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镂空板、离子交换树脂和下镂空板。
优选地,外壳由多个管段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相邻的管段之间通过法兰相连接。
优选地,外壳的外部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外壳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子交换柱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液体自进料口进入外壳的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首先进入首层的环状离子交换板进行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后便通过导流管输送至下一层的环状离子交换板的进行二次离子交换,依次类推进过多次的离子交换最终自出料口排出从而完成了离子交换。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离子交换柱通过使用较少的交换树脂实现快速地离子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子交换柱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 2、支柱
3、环状离子交换板 4、导流管
5、驱动单元 6、进料口
7、出料口 8、加强筋
9、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福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福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3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催化剂再生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强碱性阴离子树脂活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