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物耐磨起球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3967.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7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婷婷;张晓梅;王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56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块 齿轮 支架 底座 转动杆 本实用新型 检测装置 磨头 耐磨 起球 转动 啮合 齿轮组合 动力机构 滑动连接 夹持机构 磨片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物耐磨起球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所述底座上设有检测机构以及对应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动磨头,所述转动磨头包括磨块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磨块连接,所述磨块设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磨块上设有至少一组齿轮,所述齿轮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齿轮依次啮合,所述齿轮远离磨块的一面上设有磨片。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齿轮组合的方式,可以达到精准摩擦的效果,可以得到更加准确严谨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物耐磨起球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与外界接触,从而受到的种因素的影响,会降低其使用价值,以致最后损坏,以服饰织物为例,会受到磨损,洗涤,揉搓,日晒,洗涤剂,汗液等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磨损占主要地位,磨损是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所以织物耐磨起球性检测非常重要,但是现有的织物检测仪的磨头不能实现精准摩擦,测试的准确度较低,不能满足当前的测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织物耐磨起球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织物耐磨起球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检测机构以及对应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转动磨头,所述转动磨头包括磨块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磨块连接,所述磨块设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磨块上设有至少一组齿轮,所述齿轮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齿轮依次啮合,所述齿轮远离磨块的一面上设有磨片。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在所述磨块上呈线性排列或闭环状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磨块能够是圆形或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磨块与所述齿轮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是平台或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磨块所述检测机构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中至少一个所述齿轮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转动磨头同时运作的方法,可实现多个织物同时检测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磨头上设置多个齿轮的方法,避免了磨头上摩擦力不均匀的情况,多个齿轮带动磨片以同一速度旋转摩擦,大大降低了误差。
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所测试的织物的数目设置转动磨头的个数。
4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可带动转动磨头在检测机构范围内做往返运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磨块的仰视图;
图中:1、底座;2、检测机构;3、夹持机构;4、支架;5、转动磨头;6、磨块;7、转动杆;8、齿轮;9、动力机构;10、磨片;1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3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