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7210.3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2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滕晓群;隋建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瑞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俭伟 |
地址: | 261300 山东省潍坊市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本体 冷却铜辊 出水筒 本实用新型 非晶薄带 主轴结构 进水室 冷却水循环 温度均匀 中空结构 成品率 冷却水 平整度 出水 带材 进水 内壁 排出 铜辊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本体,主轴本体为中空结构,主轴本体内设有两个出水筒,每个出水筒与主轴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进水室,冷却水由两个进水室分别进入冷却铜辊,经两个出水筒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主轴能够实现两端进水及两端出水,提高了冷却水循环速度,使得铜辊上温度均匀,进而提高了带材的平整度和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晶带材的生产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晶薄带
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号为201710273143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冷却辊及其冷却方法,包括铜辊4和内筒6,铜辊4和内筒6分别呈套筒状,内筒6通过左右两个内筒端盖5固定在主轴1上,所述铜辊4的内圆柱面为内 螺纹结构,与内筒6的外圆柱面形成圆柱形螺纹水道,所述铜辊4与左右两个铜辊端盖3连接并固定,左右两个铜辊端盖3分别通过左右两个轴套8与左右两个内筒端盖5连接并固定在主轴1上,铜辊端盖3内侧开有平面螺纹,与内筒端盖5形成平面螺纹水道,圆柱形螺纹水道 与左右两侧的平面螺纹水道连通,形成冷却铜辊的冷却水路。
主轴1的一端开有进水孔2,另一端开有出水孔7。
上述结构的主轴通过其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这种结构的主轴不利于冷却水的循环,循环速度慢,铜辊上温度不均匀,造成了冷却效果差,带材的平整度和成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
结构,该主轴能够实现两端进水及两端出水,提高了冷却水循环速度,使得铜辊上温度均匀,进而提高了带材的平整度和成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晶薄带生产用冷却铜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本体,主轴本体为中空结构,主轴本体内设有两个出水筒,每个出水筒与主轴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进水室,冷却水由两个进水室分别进入冷却铜辊,经两个出水筒排出。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两个出水筒通过隔离块隔离设置。
进一步改进:
主轴本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及第二进水口。
进一步改进:
主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径向进水孔、第二径向回水孔、第二径向进水孔、第一径向回水孔。
进一步改进:
所述进水室包括第一进水室、第二进水室;
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室及第一径向进水孔相互连通;
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室及第二径向进水孔相互连通。
进一步改进:
两个出水筒包括第一出水筒、第二出水筒;
第一出水筒上开设有第一径向出水孔;
第二出水筒上开设有第二径向出水孔;
第二径向回水孔、第一径向出水孔以及第一出水筒内腔相互连通;
第一径向回水孔、第二径向出水孔以及第二出水筒内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改进:
主轴本体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其中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一主轴部,连接部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主轴部;
第一主轴部、第二主轴部及连接部同轴设置。
进一步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瑞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瑞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7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直径与壁厚的合金管材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排气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