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边无边框显示器的防漏光导静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8154.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俞明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导静电 防漏光 贴附 导电布 后壳 无边框显示器 四边 本实用新型 印刷电路板 后盖内表面 后盖外表面 后盖 背光模组 从上至下 定位机构 四边框 显示面 翻折 胶框 覆盖 显示器 背面 美观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边无边框显示器的防漏光导静电结构,所述显示器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液晶面板、胶框、背光模组、印刷电路板、后盖和后壳,后壳的四边框分别覆盖液晶面板的四个侧面且未覆盖液晶面板的显示面,印刷电路板通过COF连接于液晶面板的背面;所述防漏光导静电结构包括设于COF与后壳之间的导电布和PET Mylar片,导电布一表面的一端贴附于PET Mylar片一表面的一端,PET Mylar片另一表面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机构贴附于后盖内表面,导电布一表面的另一端绕PET Mylar片另一端翻折180°贴附于后盖外表面。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贴附效率高,防漏光导静电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边无边框显示器的防漏光导静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对无边框的要求越来越高,三边无边框显示器渐渐地向四边无边框过渡。
如图1所示,现有的四边无边框显示器,包括依序设置的液晶面板01、胶框02、背光模组03、印刷电路板04、后盖05和后壳06,所述后壳06的四边框分别覆盖液晶面板01的四个侧面且未覆盖液晶面板01的显示面,印刷电路板04通过COF 07连接于液晶面板01的背面;因而,液晶面板01至少有一侧(通常是地侧)是用于信号输入输出的COF侧。为了保证液晶面板01显示面的无边框或窄边框效果,只能将COF 07隐藏连接在液晶面板01背面的边缘位置,然后用后盖05保护COF 07;为了保证液晶面板01的静电能与后盖05或者背光模组03的背板接通,还需在COF 07与后盖05之间增设导电布08,即在后盖05上至少需要贴附一张导电布08来保证ESD通过。在手工贴附时,为了克服因导电布08材质较软而导致难以保证贴附精度的不足,现有的贴附方法是先在后盖05外表面设置刻印线,再对照刻印线位置将一张较厚的胶条09贴附在后盖05外表面边缘,然后以此胶条09为导向,将一张导电贴布贴附在后盖05内表面;然而,胶条09虽然有对照刻印线,但其也是采用手工贴附,因而难以确保胶条09的贴附位置是否偏上或者偏下,当胶条09贴附位置偏上时,会造成胶带外露导致外观不良,且该种外观不良不容易直接检查,当胶条09贴附位置偏下时,因导电布08离COF 07与液晶面板01的连接点变远,存在ESD不良的隐患,而且COF因制程原因,通常有一定扭曲现象,很容易与相对较硬的胶条09发生挤压,造成液晶面板暗画面的压迫性漏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外形美观,防漏光导静电效果好的四边无边框显示器的防漏光导静电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边无边框显示器的防漏光导静电结构,所述显示器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液晶面板、胶框、背光模组、印刷电路板、后盖和后壳,后壳的四边框分别覆盖液晶面板的四个侧面且未覆盖液晶面板的显示面,印刷电路板通过COF连接于液晶面板的背面;所述防漏光导静电结构包括设于COF与后壳之间的导电布和PET Mylar片,导电布一表面的一端贴附于PET Mylar片一表面的一端,PET Mylar片另一表面的另一端通过定位机构贴附于后盖内表面,导电布一表面的另一端绕PET Mylar片另一端翻折180°贴附于后盖外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刻印线,定位刻印线设置在后盖内表面对应COF的COF侧用于定位PET Mylar片的贴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定位折边,定位折边设置在后盖内表面的非COF侧用于定位PET Mylar片的贴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8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模组的散热膜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薄显示器的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