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9249.9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2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陆清声;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 管腔 鞘管 鞘芯 本实用新型 球囊本体 穿刺鞘 三通阀 一体化 导通 底座 操作效率 头部开口 轴向设置 连接管 连接环 椎体状 椎体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鞘管设有鞘管体和连接环,轴向设置贯通的管腔,管腔通过连接管连接到三通阀,三通阀分别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鞘芯的鞘芯管放置在管腔内,端部设置球囊本体,球囊本体一端与鞘芯管导通,另一端与球囊头导通,球囊头的上部为椎体状,椎体头部开口,球囊头的中部为球囊头底座,球囊头底座的宽度大于鞘管体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体化、操作方便、实现快速救治、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使用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内血管外科介入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化、操作方便、实现快速救治、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使用难度的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
背景技术
急诊外伤、战场创伤等引起的主动脉出血,是急诊治疗的难点。目前现有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刀手术及腔内血管外科手术,快速、及时的止血是治疗关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腔内血管外科,是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手术器材,通过人体血管自然腔道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血管外科治疗的技术很多,大家都很熟悉的治疗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和溶栓就是典型的血管介入治疗技术。鞘管又称导管鞘,主要用于引导导管、球囊导管或其他血管内器具顺利地进入血管。鞘管由外鞘、扩张器和短导丝组成。目前常用的鞘管分为普通鞘管、防漏鞘管(Check-Flo sheath)、剥皮导管插入鞘(peel-way sheath)和长鞘管四种。
目前的介入治疗所需的导丝、鞘管、球囊等是各自独立的部分,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搭配选择。首先穿刺血管建立通道后,经过导丝置入,鞘管置入,最后经鞘管将所需治疗球囊置入血管进行手术操作。缺点:整个过程需要经过系统培训,且难以在短时间完成。在急诊及战场环境下难以实现快速有效救治。
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化、操作方便、实现快速救治、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使用难度的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化、操作方便、实现快速救治、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使用难度的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
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包括:
鞘管,所述鞘管设有鞘管体和连接环,轴向设置贯通的管腔,所述管腔通过连接管连接到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分别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鞘芯,所述鞘芯的鞘芯管放置在管腔内,端部设置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一端与鞘芯管导通,另一端与球囊头导通,所述球囊头的上部为椎体状,椎体头部开口,所述球囊头的中部为球囊头底座,所述球囊头底座的宽度大于鞘管体的内径。
所述球囊本体的外壳为椭圆形。
所述连接管设置在连接环上。
所述连接环上设有握持片,所述握持片沿着连接环的径向向外伸出。
所述三通阀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转动到第一工作位,第一接头和连接管导通,第二接头和连接管关闭,所述转动把手转动到第二工作位,第一接头和连接管关闭,第二接头和连接管导通,所述连接管与鞘芯的鞘芯管导通。
所述鞘管体弹性的条形管。
所述鞘芯的两端分别伸出鞘管的两端。
所述球囊本体的宽度分别小于鞘管体的内径。
所述球囊本体和球囊头的连接处为喇叭状。
所述鞘芯管壁上,相对于鞘管的入口处设有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9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刺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人体颈椎间盘穿刺引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