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点渐进成形双工位旋转换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3522.5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7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强;王富;何正琛;陈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1/00 | 分类号: | B21D31/00;B21D4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轮装置 单点渐进成形 换料装置 双工位 转盘 本实用新型 成形工装 传动装置 电机连接 工作效率 工位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点渐进成形双工位旋转换料装置,包括槽轮装置;槽轮装置下方设置有分别与其和电机连接的传动装置;槽轮装置上方设置有跟随其转动的转盘;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成形工装。本装置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切换,大大增加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点渐进成形双工位旋转换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单点渐进成形技术(SPIF)是在数控机床上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形状简单的成形工具,利用其沿着垂直方向的进给以及水平方向的运动轨迹逐层形成板类件的三维包络面,从而实现金属板料连续局部塑性成形的加工方法,在板类件成形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成型方式是一种具有高潜能的经济收益,快速的原型应用以及小批量生产特点的新型薄板成型方式,并且为形状复杂的板类件成形开辟了一条新路。
如今的单点渐进成形加工技术只是零件单个加工,零件每次安装拆卸复杂,耗费时间长,在材料性能要求和需求量逐步增大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有加工材料的技术,也需要有能批量生产的能力,而传统的加工方法也将逐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点渐进成形双工位旋转换料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装置工作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单点渐进成形双工位旋转换料装置,包括槽轮装置;槽轮装置下方设置有分别与其和电机连接的传动装置;槽轮装置上方设置有跟随其转动的转盘;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成形工装。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槽轮装置;槽轮装置包括相配合的从动槽轮和拨盘;且从动槽轮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进一步地,从动槽轮与转盘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通过螺栓分别与从动槽轮和转盘固定。
进一步地,第二轴套外设置将其包裹的有第一轴套。
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主动轮与电机连接;从动轮通过轴与拨盘连接,且轴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三轴承。
进一步地,底座上方设置有将槽轮装置覆盖的顶盖以及上框;顶盖与第一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进一步地,成形工装包括若干通过螺栓固定于转盘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有开有矩形通孔的成形块。
进一步地,成形块上表面沿远离矩形通孔的方向上,设置有将其环绕并呈台阶状的凸台;凸台上开有若干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从动槽轮与转盘之间添加一些零件的连接,从动槽轮上端的凸出短轴与孔配合,防止其在x、y轴上的位移,销钉防止其相对转动,保证了槽轮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升装置整体工作的稳定性。
2、通过槽轮装置带动成形工装转动,以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切换,大大增加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成形工装;2、转盘;3、第一轴套;4、第一轴承;5、顶盖;6、电机;7、主动轮;8、同步带;9、槽轮装置;10、第二轴套;11、第二轴承;12、底座;13、从动轮;14、轴;15、第三轴承;16、拨盘;17、上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3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件单点渐进压紧装置
- 下一篇:冲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