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待投掷物锁制装置及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6232.6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欣雨;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D1/02 | 分类号: | B64D1/02;B64D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掷物 锁制装置 电磁铁 装载筒 飞行器 容纳腔 吸附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推力 电磁吸附 吸附固定 吊耳 吊挂 减小 锁制 筒壁 断电 容纳 释放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待投掷物锁制装置及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待投掷物锁制装置,所述待投掷物锁制装置包括装载筒,所述装载筒具有用于容纳待投掷物的容纳腔,装载筒的筒壁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具有朝向容纳腔设置以吸附固定待投掷物的吸附端。待投掷物锁制装置采用电磁吸附技术,利用电磁铁对装载筒内的待投掷物进行吸附锁制,在需要释放待投掷物时,只需要对电磁铁断电,待投掷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自身重力以及发动机推力的作用下即可脱离装载筒,减小了锁制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同时也避免了在待投掷物上设置吊耳以及吊挂,工作简单可靠,便于在飞行器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待投掷物锁制装置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传统机载的待投掷物,一般采用吊耳或者吊挂悬挂在飞机上,在运载待投掷物的运载悬挂物上设置有锁制机构,确保待投掷物可靠挂载在飞机上。在投放瞬间,锁制机构在指令下解除锁制,待投掷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自身重力和发动机推力的作用下脱离飞机进入自主飞行阶段,从而完成投掷作业。
现有的锁制机构一般包括机械机构和电磁作动器,其中机械机构是可以运动的,其运动受到机构中弹性元件的约束,以保持对待投掷物的基本挂载,电磁作动器用限位块来限制机械机构的运动。在没有投放命令时,机械机构不能运动打开;当投放指令作用到电磁作动器上时,电磁作动器动作,限位块不再阻碍机械机构的动作,机械机构在待投掷物自身重力和发动机推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元件的作用力而打开,使待投掷物脱离飞机。
现有的飞行器尤其是无人机上需要携带和投放待投掷物,由于无人机自身的体积以及载荷限制,待投掷物需要保持质量轻且便于集束装配,而现有的锁制机构体积大、重量大,具有运动机构且锁制力量偏大,同时需要在待投掷物上设置吊耳和吊挂,工作复杂,不便于待投掷物在飞行器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投掷物锁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锁制机构体积大、重量大,工作复杂,不便于待投掷物在飞行器上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待投掷物锁制装置的飞行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待投掷物锁制装置的技术方案为:
待投掷物锁制装置,包括装载筒,所述装载筒具有用于容纳待投掷物的容纳腔,装载筒的筒壁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具有朝向容纳腔设置以吸附固定待投掷物的吸附端。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待投掷物锁制装置采用电磁吸附技术,利用电磁铁对装载筒内的待投掷物进行吸附锁制,在需要释放待投掷物时,只需要对电磁铁断电,待投掷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自身重力以及发动机推力的作用下即可脱离装载筒,减小了锁制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同时也避免了在待投掷物上设置吊耳以及吊挂,工作简单可靠,便于在飞行器上使用。
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装载筒的外壁上。便于布置导线与电磁铁连通。
所述装载筒有至少两个且装载筒集束布置,所述电磁铁相对于相邻两个装载筒的中心连线倾斜布置。可以避免不同的装载筒上的电磁铁之间产生干涉,便于装载筒集束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的技术方案为:
飞行器,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待投掷物锁制装置,所述待投掷物锁制装置包括装载筒,所述装载筒具有用于容纳待投掷物的容纳腔,装载筒的筒壁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具有朝向容纳腔设置以吸附固定待投掷物的吸附端。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待投掷物锁制装置采用电磁吸附技术,利用电磁铁对装载筒内的待投掷物进行吸附锁制,在需要释放待投掷物时,只需要对电磁铁断电,待投掷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者自身重力以及发动机推力的作用下即可脱离装载筒,减小了锁制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同时也避免了在待投掷物上设置吊耳以及吊挂,工作简单可靠,便于在飞行器上使用。
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装载筒的外壁上。便于布置导线与电磁铁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未经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6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防跌落的落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监测消灭火情的消防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