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超远距离无线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1180.1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3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琪;王美琴;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火种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照明系统 本实用新型 无线通信装置 超远距离 远距离无线通信 功率放大芯片 外围电路设计 无线收发芯片 传输距离 路灯控制 自动应答 自动重发 集成度 稳定度 频段 通信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超远距离无线通信装置,属于路灯控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nRF24L01的无线收发芯片,具有自动应答和自动重发功能,非常便于开发;采用MCP01的功率放大芯片,在2.4Hz‑2.5Hz频段的集成度高,极大的简化外围电路设计,且收、发增益大,适合远距离无线通信;本实用新型具有通信稳定度高、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的优势,非常适用于智能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超远距离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市政建设中城市照明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路灯控制技术与维护方法存在着很多缺点和弊端,包括施工复杂,灵活性差,存在能源浪费、智能化程度低、通信稳定度差等,无法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智能家居、3G网络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中,将无线技术应用至路灯照明系统中已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主流,然而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往往存在工作稳定性较低、传输距离较近、传输速率较低、体积较大、成本较大、功耗较高且软硬件设计较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超远距离无线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超远距离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收发单元,所述无线收发单元一侧连接有用于接受外部微控制器的配置以完成数据收发的SPI接口,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依次串接有第一信号阻抗匹配电路、功率放大模块和第二信号阻抗匹配电路,所述第二信号阻抗匹配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天线相连,所述无线收发单元还与传感器检测电路、时钟电路及环境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无线收发单元采用型号为nRF24L01的无线收发芯片。
所述功率放大模块采用型号为MCP01的功率放大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nRF24L01的无线收发芯片,具有自动应答和自动重发功能,非常便于开发;采用MCP01的功率放大芯片,在2.4Hz-2.5Hz频段的集成度高,极大的简化外围电路设计,且收、发增益大,适合远距离无线通信;本实用新型具有通信稳定度高、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的优势,非常适用于智能照明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境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时钟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检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智能照明系统的超远距离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收发单元,所述无线收发单元一侧连接有用于接受外部微控制器的配置以完成数据收发的SPI接口,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依次串接有第一信号阻抗匹配电路、功率放大模块和第二信号阻抗匹配电路,所述第二信号阻抗匹配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天线相连,所述无线收发单元还与传感器检测电路、时钟电路及环境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无线收发单元采用型号为nRF24L01的无线收发芯片。
所述功率放大模块采用型号为MCP01的功率放大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火种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火种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1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