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密封夹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2472.7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2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邓鑫;李大琪;李敏;于秋平;郭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9/08 | 分类号: | B08B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71007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陀螺腔体 弹性堵头 密封夹 工装 移动底座 清洗 本实用新型 固定底座 密封激光 柔性堵头 陀螺腔 气缸 注射 阴极 密封可靠性 起定位作用 工装结构 密封设置 储气孔 阳极孔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激光陀螺腔体清洗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密封夹持工装。所述密封夹持工装包括气缸(1)、移动底座(2)、弹性堵头(3)、柔性堵头(4)、固定底座(5)、激光陀螺腔体(17)。其中3个弹性堵头(3)固定在固定底座(5)上,起定位作用,其余两个弹性堵头(3)固定在移动底座(2)上,移动底座(2)由气缸(1)带动可做往复运动。所述弹性堵头(3)分别用于密封激光陀螺腔体的阴极孔或储气孔,所述柔性堵头(4)密封设置在密封激光陀螺腔体(17)上的阳极孔。本实用新型密封夹持工装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性,操作方便,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激光陀螺腔体清洗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密封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由低膨胀硬脆材料加工而成的腔体是激光陀螺的核心零件,其内腔的洁净度直接影响到激光陀螺仪的性能参数和使用寿命。激光陀螺腔体的内腔由众多细长孔组成,孔的孔径较小(最小可至Φ1.6mm)且长径比较大(最大可至40 倍),由于阻尼、液体、粘度和流动中紊流的影响,目前通用的浸泡式清洗方法难以充分清洗细长孔的孔壁。采用清洗液流体注射进激光陀螺腔体内腔的清洗方法,由于激光陀螺腔体有许多出口,缺少适合的密封夹持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清洗液流体注射进激光陀螺腔体内腔清洗时的密封夹持问题,提供了一种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密封夹持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密封夹持工装,其包括气缸1、移动底座2、弹性堵头3、柔性堵头4、固定底座5、激光陀螺腔体 17,其中3个弹性堵头3固定在固定底座5上,起定位作用,其余两个弹性堵头3 固定在移动底座2上,移动底座2由气缸1带动可做往复运动,起压紧作用,且所述弹性堵头3分别用于密封激光陀螺腔体的阴极孔或储气孔,所述柔性堵头4密封设置在密封激光陀螺腔体17上的阳极孔。
所述弹性堵头3由支撑架7、密封垫圈8、堵头9、力调节盖板10、弹簧 11、位置调节螺母12,其中,所述堵头9穿过支撑架7的定位孔,弹簧11套在堵头9上,堵头9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连接位置调节螺母12和力调节盖板 10,密封垫圈8套在堵头9的一端,而支撑架7则根据弹性堵头安装需要分别设置在固定底座5或移动底座2上。
所述柔性堵头包括滑轨底座13、滑轨平移块14、气缸底座15、气缸平移杆19以及第一夹持堵头16、第二夹持堵头18,其中,滑轨平移块14滑动设置在滑轨底座13的轨道上,所述气缸底座15设置在滑轨平移块14上,而用于密封阳极孔的第一夹持堵头16、第二夹持堵头18分别设置在气缸底座15上和气缸平移杆19上,而所述气缸平移杆19沿滑轨移动方向活动设置在气缸底座15 内。
所述滑轨底座13一侧设置有用于第二夹持堵头18限位的定位架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密封夹持工装,通过成组的弹性堵头3和柔性堵头4实现对激光陀螺腔体17上的7个孔进行密封,具有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自动密封和夹持工装具有结构可靠、控制简单的优点。工装设计中减少工装中气缸等运动部件的数量,从而具有结构更加可靠,控制更加简单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自动密封和夹持工装具有定位精确,密封可靠的优点。固定底座5上固定有3个弹性堵头3,可以精确定位激光陀螺腔体17。每个弹性堵头3的弹性变形量和压紧力都可以在安装后独立调整,可保证密封可靠。
3.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陀螺腔体注射清洗的自动密封和夹持工装具有弹性堵头的密封压紧力和弹性形变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便于成组使用。密封堵头3采用弹簧11和厚密封垫圈8的综合形变量产生密封压紧力,密封压紧力和和弹性形变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便于成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2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管线通球清管器
- 下一篇:包装桶残液回收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