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路连接结构、液冷管路及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4954.6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2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龙;李德连;王扬;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2 | 分类号: | F16L21/0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圈 通孔 管路连接结构 液冷 电源装置 轴向设置 磁铁 凸起 本实用新型 发生移动 管路连接 接头设置 凸起设置 吸附固定 抵接 漏液 嵌设 同轴 匹配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液冷管路及电源装置。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垫圈以及磁铁,第一接头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且第一接头靠近第一通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接头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二通孔,第二接头设置有与第一凹槽匹配的凸起,凸起设置于第一凹槽内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垫圈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部并与凸起抵接,磁铁嵌设于第一接头靠近垫圈的位置处以吸附固定垫圈。通过上述设置,以有效避免管路连接结构应用于液冷管路时因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垫圈发生移动进而造成通过液冷管路中的液体发生漏液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液冷管路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污染很严重,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汽车的尾气排放。由于纯电动汽车的尾气排放量较少甚至没有,因此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设计越来越受到各大厂商的青睐,而纯电动汽车的能量主要来自包括多个电池模组的电源装置。
现有的纯电动汽车中的电源装置通常包括多个电池模组,且每个电池模组中都设置有液冷扁管,各液冷扁管分别通过液冷管路与储液设备连接,以使液冷管路能够将储液设备中的液体传输至各液冷扁管,进而对各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液冷扁管与连接管路的连接位置处易出现漏液的情况,因此,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以有效避免液冷扁管与连接管路的连接位置出现漏液的情况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液冷管路及电源装置,以有效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垫圈以及磁铁,所述第一接头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接头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接头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接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并与所述凸起抵接,所述磁铁嵌设于所述第一接头靠近所述垫圈的位置处以吸附固定所述垫圈。
可选的,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垫圈包括磁性垫圈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磁性垫圈本体表面的橡胶层,且所述垫圈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相同。
可选的,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接头的外表面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垫圈同轴,所述磁铁为与所述第二凹槽形状相匹配的磁铁圈,且该磁铁圈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可选的,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凹槽为阶梯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
可选的,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接头为塑料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为铝接头。
可选的,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横截面为圆环,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第二通孔的孔径相同。
可选的,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接头开设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凸起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冷管路,包括管路本体以及上述的管路连接结构,所述管路连接结构与所述管路本体连通。
可选的,在上述液冷管路中,所述管路连接结构为多个,各所述管路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管路本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多个设置有液冷扁管的电池模组,以及上述的液冷管路,所述液冷管路上连接设置的管路连接结构为多个,且每个所述管路连接结构分别对应一个电池模组,所述管路本体通过各所述管路连接结构与对应的电池模组中的液冷扁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4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压的液压接头
- 下一篇:一种建筑管道用对接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