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自供电式色谱数据采集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9710.7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1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殷顺耀;赵静远;熊智新;万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器 色谱数据采集 低功耗 色谱信号 自供电式 上位机 共模信号抑制电路 电源变换电路 精密电压基准 滤波及放大器 数字隔离电路 数字信号输入 本实用新型 色谱工作站 位数字信号 传输 共模抑制 数字隔离 数字信号 采集卡 色谱仪 转换 滤波 色谱 放大 供电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USB自供电式色谱数据采集卡,该色谱数据采集卡主要由前端滤波及放大器、共模信号抑制电路、24位Δ‑∑A/D转换器、精密电压基准、数字隔离电路、低功耗MCU、UART/USB转换器、USB接口、电源变换电路组成;色谱仪输出的模拟色谱信号经过前端滤波、放大及共模抑制处理后,再进行A/D转换,将模拟色谱信号转换为24位数字信号,经过数字隔离的SPI总线将数字信号输入至低功耗MCU,低功耗MCU再将该数字信号通过UART接口传输至UART/USB转换器,经UART/USB转换器转换为USB传输信号,并经过USB接口及USB电缆传输至色谱工作站上位机,同时通过上位机的USB接口电源为该色谱采集卡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色谱数据采集和色谱自动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自供电式色谱数据采集卡。
背景技术
国内在利用色谱仪进行色谱自动分析时,通常采用色谱仪、色谱数据采集卡和色谱工作站上位机构成色谱自动分析系统,色谱数据采集卡在色谱自动分析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色谱分析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色谱数据采集卡接在色谱仪与色谱工作站上位机之间,采集色谱仪输出的1V范围以内的模拟色谱信号,经A/D转换后得到数字信号,通过通信接口传输至色谱工作站上位机。2009年王钧申请了“离子色谱数据采集装置”,具有多个模拟信号输入通道,2010年王钧申请了“一种离子色谱数据采集装置”,具有高阻抗输入通道,两种装置均采用RS232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通过外接电源供电。2009年王钧申请了“离子色谱数据传输装置”,数据采集装置采用SPI总线与2.4GHz无线收发模连接,色谱工作站上位机采用RS232总线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外接电源供电。
综上所述,现有色谱数据采集卡在转换精度、通信和供电方式、工作可靠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
(1)现有采集卡多采用16~24位A/D转换器进行数据采集,且无共模信号抑制处理电路,但往往A/D转换器的共模抑制比是有限的,色谱信号在整个输入范围内变化时,共模电压的变化会造成4~8位的精度损失,大大影响色谱分析的精度(如峰高、峰面积的精度)。
(2)现有采集卡多采用有线或无线的RS232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但是现在大多PC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已无RS232接口,且需要另外插入直流电源对采集卡进行供电,使用十分不方便,另外部分采用USB接口的采集卡与原有采用RS232接口的上位机色谱工作站软件不匹配,而软件升级成本又比较高。
(3)现有采集卡在输入/输出接口保护、电压隔离保护即可靠性方面存在不足,模拟信号输入电缆一旦触碰高压(如工作环境中的220V电压),不光会损坏输入通道和采集卡,甚至高压串入上位计算机而损坏USB接口和计算机主板;USB接口信号线触碰高压也会造成采集卡的损坏;另外,在采用USB接口供电时,采集卡内部故障短路也会造成计算机USB接口甚至主板的损坏。
而且,计算机USB接口只能向外设提供低于500mA的供电电流,对于高精度、多处理环节、高可靠性的色谱数据采集卡,采用USB接口直接供电有较大的技术开发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色谱数据采集卡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USB自供电式色谱数据采集卡,如图1所示,只需要将模拟色谱信号接入该采集卡的输入通道,并通过USB接口及USB电缆将采集卡与色谱工作站上位机相连接,便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色谱信号采集,无需另外提供工作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9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