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衡训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0352.1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8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文飞;王光旭;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0 | 分类号: | A63B21/00;A63B21/008;A63B22/16;A63B71/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安阳金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0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4563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训练装置 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 显示器 信号传输设备 平衡训练 计算机 可调液压阻尼器 处理结果反馈 本实用新型 角度传感器 安全训练 人机互动 腿部力量 信号处理 信号通过 悬臂压力 训练软件 摇摆机构 游戏软件 踏板 传感器 六轴 摇摆 传输 反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训练系统,包括动态平衡训练装置、静态平衡训练装置、信号传输设备、计算机、显示器,动态平衡训练装置的六轴角度传感器与静态平衡训练装置的悬臂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由信号传输设备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处理后通过专用训练软件或游戏软件的形式将处理结果反馈到显示器上,动态平衡训练装置采用摇摆机构与可调液压阻尼器相结合的结构,使动态平衡训练装置踏板的摇摆动作顺畅,并可根据使用者情况对阻尼进行调节,增强了设备的适应性,静态平衡训练装置能够保证腿部力量较弱的训练者的安全训练,训练情况可通过显示器反馈给训练者增加了训练趣味性,加强了人机互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平衡控制是一种复杂的运动, 人行走和站立、以及各种动作都依赖于正确的平衡能力才能顺利完成。人体姿势平衡的维持是个复杂的过程,依赖于中枢系统对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觉信息的协调和对运动效应器的控制,几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视觉系统提供周围环境信息、身体运动和运动方向等信息,尤其是在本体感觉受到破坏时,视觉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位于关节、肌腱和肌肉部位的本体感受器,传递与身体即时姿势有关的状态信息。而前庭觉则是传递维持平衡、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相关的信息, 如传递加速度和头部在空间的位置等信息, 再由前庭运动系统调节眼位保持清晰的视觉, 调节有关骨骼肌张力,保持头位及正确姿势。
据统计,我国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年发病率逐年增加。这些疾病和损伤会造成平衡功能障碍乃至残疾。而平衡功能障碍是主要致残因素。多个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包括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在内的训练是改善功能的重要方式。
现有的动态平衡训练产品分为被动适应型和主动适应型两类产品,被动适应型产品自带动力系统,通过电力驱动踏板的轻微摆动带动训练者进行适应性训练,在训练者平衡感较差或力量不足时容易受到损伤,主动适应型产品自身不带驱动装置,是通过训练者自身调整重心来促使踏板向训练计划的方向倾斜,目前动态平衡训练产品踏板支撑结构不够合理,容易导致踏板摆动时阻尼过小或过大,当踏板的摆动阻尼较小时,导致训练者训练时因重心不稳容易跌倒而受到损伤,当踏板的摆动阻尼较大时 因体力原因难以持续训练。另外当训练者的下肢力量较差时,使用动态平衡训练系统容易跌倒受伤。
此外,以往的功能训练产品往往缺乏游戏化训练软件和视觉反馈系统,这样患者和仪器就不能进行互动,而患者也不能判断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自己恢复的情况如何,使得训练激发不起病人的兴趣,使病人对训练显得没有多少信心。这种长期而乏味的训练,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平衡训练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0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