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0899.1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8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完颜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欣展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20 | 分类号: | B65G2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限位 传动带 从动轮 小孔 本实用新型 传送带边缘 边缘凸起 竖支撑板 内置型 凸起 圆棒 电机 传动连接 间距可调 灵活调整 上支撑板 限位空间 凸出 可装卸 上支撑 传动 装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包括竖支撑板组,所述竖支撑板组中间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正上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传动绕设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且所述传送带的边缘凸出设有传送带边缘凸起,所述传送带边缘凸起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小孔,多根限位圆棒间距可调地装配于所述限位小孔内,所述第一从动轮右侧为电机,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传动带上增加了传动带边缘凸起,并在传动带边缘凸起上设置了限位小孔,限位小孔和限位圆棒可装卸的配合,可以灵活调整限位空间,方便传送带输送大小不同的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
背景技术
带式传送机,又称为带式输送机、传送带。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送带输送机 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要求输送对象要规整排列,或者输送的轨迹中有斜坡的状况下,一般会在传送带上增加一定的限位装置,防止输送对象在传输过程中滑动。在传送带上增设一定距离的凹槽是传送带常用的限位方式,但是这种传送带只能用于特定大小的输送对象,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本实用新型在传动带上增加了传动带边缘凸起,并在传动带边缘凸起上设置了限位小孔,限位小孔和限位圆棒可装卸的配合,可以灵活调整限位空间,方便传送带输送大小不同的物品。
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包括竖支撑板组,所述竖支撑板组中间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正上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传动绕设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且所述传送带的边缘凸出设有传送带边缘凸起,所述传送带边缘凸起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小孔,多根限位圆棒间距可调地装配于所述限位小孔内,所述第一从动轮右侧为电机,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传送带的直行段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竖支撑板组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边缘凸起高度为10cm,所述限位小孔是直径为3cm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限位小孔与所述限位圆棒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限位圆棒的材料为PEI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传动带上增加了传动带边缘凸起,并在传动带边缘凸起上设置了限位小孔,限位小孔和限位圆棒可装卸的配合,可以灵活调整限位空间,方便传送带输送大小不同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的轴测图
图中:1-竖支撑板组;2-上支撑板;3-电机;4-传动带;5-第一从动轮;6-第二从动轮;7-传送带;8-传送带边缘凸起;9-限位小孔;10-限位圆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欣展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欣展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0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倾斜度的带式运输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零部件防划伤的防护轮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