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乐经皮电模块以及具有该模块的近红外线理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1494.X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6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汪德生;李莹辉;陈延航;曲丽娜;丁柏;杜芳;李志利;刘书娟;王林杰;郭志峰;王惠娟;陈文娟;张剑锋;王颜晴;戴小倩;许梓;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5/06;A61H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理疗 近红外线 电极片 音乐 音响设备 电模块 理疗仪 经皮 音乐控制单元 电流参数 理疗设备 本实用新型 使用者身体 播放音乐 电流刺激 电性连接 设备整体 穴位刺激 音乐信号 电刺激 和谐感 播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是一种音乐经皮电模块以及具有该模块的近红外线理疗仪,包括: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音乐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数量为偶数个;音乐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音响设备以及所述电极片电性连接,所述音乐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音响设备播放的音乐信号控制所述电极片的电流参数。相较于之前的穴位刺激电流参数不变的方式而言,避免了使用者身体产生适应性,进而提高了理疗效果,并且使用者根据听到的音乐来感受不同参数的电流刺激,产生出和谐感,增强理疗效果。且还将音乐经皮电模块与近红外线理疗仪进行组合,使得使用者使用组合后的理疗设备,既可以接受电刺激理疗,又能够接受音乐和近红外线理疗,使设备整体理疗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乐经皮电模块以及具有该模块的近红外线理疗仪。
背景技术
音乐电疗法是在我国中医经络学说基础上,结合现代音乐疗法,并吸取电疗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康复理疗方法,利用声、电两种物理因素的同步作用,具有刺激经穴和音乐理疗的双重作用。音乐电疗法的应用中,音乐电理疗仪将音乐声波转换成音乐电波经表皮电极刺激人体腧穴,通过音乐电波激发穴内和经上的经气,使其沿经而行。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提高免疫功能。同时,它又兼有音乐的欣赏性和娱乐性。
目前,普通脉冲电流,是单个周期的重复,其波幅与频率相对固定,有一定的规律性,作用于人体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使人体产生适应性,即人体对电流刺激的反应性逐渐减弱,乃至完全消失;音乐电流随着音乐信号的节奏、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而改变,即用什么样的音乐,就出什么样的电流;音乐信号是一种多波形、多频率和不同力度的混合电流,无论对受理疗的神经或肌肉,无论处于何种病程,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刺激作用,这是其它脉冲电流不具备的,不会使人体产生适应性。综合音乐疗法与“针刺”+“艾灸”,利用声、电和光三种物理因素的同步作用,使用者更易于接受,防治效果更佳;根据市场调研和专利查询,目前尚无类似无创穴位刺激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乐经皮电模块以及具有该模块的近红外线理疗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对普通传统脉冲电刺激产生适应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音乐经皮电模块,包括: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
音乐电极片,所述音乐电极片的数量为偶数个;
音乐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音响设备以及所述音乐电极片电性连接,所述音乐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音响设备播放的音乐信号控制所述音乐电极片的电流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音乐控制单元将所述音乐信号的音乐响度、音高以及节奏转变成经皮电刺激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音响设备包括耳机或音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近红外线理疗仪,包括:
如上所述的音乐经皮电模块;
近红外线经皮电模块,所述近红外线经皮电模块包括近红外线电极片以及近红外线控制单元,所述近红外线电极片包括红外发光元件以及经皮电穴位刺激电极,所述近红外线控制单元与所述近红外线电极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近红外线电极片上还设置有控温元件,所述控温元件与所述近红外线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分别与所述音乐控制单元以及所述近红外线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显示屏以及调节按钮,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音乐电极片以及所述近红外线电极片的工作参数,所述调节按钮用于调节所述工作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所述音乐电极片的输出电流和刺激时间、所述红外发光元件辐照温度、所述经皮电穴位刺激电极的电压和所述音响设备的音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未经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1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项戴式电脉冲颈部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耳鸣治疗仪系统